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看点】
夜晚的呼吸对心脏有多重要?打呼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夜晚是心脏压力的测试场”,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本期嘉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马靖
马靖教授:
目前学术界公认,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增加发病风险,也加速疾病进展。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约50%-60%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某些疾病中患病比例更高,如耐药高血压患者中,83%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男性患者甚至高达95%;在严重心血管疾病中,70%-80%心衰患者有睡眠呼吸暂停;房颤患者中有70%-80%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且合并者治疗后复发率更高。
此外,睡眠呼吸暂停还与心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者夜间心脏性猝死风险更高。
马靖教授:别人睡觉是休息,对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而言,睡觉就像“走钢丝”。打鼾其实是一种表象,背后是上呼吸道中没有骨性支撑的软组织管道,入睡后因张力控制不佳而发生塌陷,甚至完全堵塞,导致空气无法吸入和呼出,从而引起缺氧。
这一过程导致间歇性低氧,造成内皮损伤,并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氧化应激反应和代谢紊乱,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此外,长期的慢性系统性炎症,也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及猝死风险。
很多中青年人已有潜在的心血管问题和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中猝死常被归因于心脏病,但诱因也有可能来自呼吸问题。
联合出品
光明卫生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监制 李丹 沈天林
制片 顾成炜
主持人 李丹
编辑 牟舒琳
摄像 逯成业
后期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