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宣传心脏健康知识,广泛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将每年9月29日设立为“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Don't Miss a Beat”,中文诠释为“律动不息”,寓意着对生命每一次心跳的珍视与守护。
在2025年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由光明网卫生频道携手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等行业机构和数家医院科室,共同策划发起“2025年世界心脏日‘律动不息’科普主题直播”。活动现场,光明网卫生频道邀请多位跨学科领域临床专家,针对心脏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广大网友带来精彩纷呈的知识分享。
【本期主讲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霍勇教授
【精彩观点预览】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目前有效的防控手段是基于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除吸烟、运动量减少、血压血脂血糖升高等传统危险因素外,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呼吸系统与心脏,如同一对休戚与共的“邻居”。直接来看,呼吸功能障碍、缺氧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间接来看,心脏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像慢性的炎症、内皮功能的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重。这些结果都会导致血压、血脂、血糖升高,同时也加重与心脏相关的房颤、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慢阻肺(COPD)为代表的呼吸疾病,在我国拥有超一亿的庞大患者基础。数据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OSA的合并率超过80%,然而实际诊断率却只有3.6%,心衰患者中合并COPD的比例也远高于既往认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典型表现为夜间打鼾、憋醒、睡眠质量差、晨起头疼、白天嗜睡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伴随OSA的发生,会使血压升高,同时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同时也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对OSA应提高筛查意识,可通过问卷初筛,并结合睡眠呼吸监测明确诊断。治疗上,气道正压通气是首选方案,其他措施包括口腔矫治器,外科手术矫正气道畸形,以及减重、戒酒、侧卧睡眠等行为干预。
·约20%-50%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或房颤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两者有一些相同的症状,例如缺氧、慢性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乏力等。两种疾病共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显著增加住院率及死亡风险,尤其是心源性死亡风险提升显著。
·当前,应积极推动心血管病患者筛查OSA和COPD,同时在呼吸科患者中评估心血管风险。加强对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与协同管理,落实同防同治,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路径。
联合出品
光明卫生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监制 李丹 沈天林
制片 顾成炜
主持人 李丹
编辑 牟舒琳
摄像 逯成业
后期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