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人生中的缘分,有时竟是如此的奇妙与巧合。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生命接力赛”落下帷幕,“90后”黄先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中华骨髓库第20723例、广东省第2411例、广州市第461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他的哥哥于10年前也献出大爱。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用爱心点亮生命之光的感人故事,感受这份无私奉献的伟大力量。
人物|黄先生
职业|滴滴司机
身份|3岁孩子的爸爸、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特殊标签|“广州首对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兄弟”
缘起:姑姑的“爱心作业”
“我姑姑是献血屋的‘常客’,每年都把‘去献血’写进家族群公告。”
2020年,是黄先生参与献血的第四年,他姑姑的任务又下达了。献血时,护士多问一句:“愿意多留8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吗?”
黄先生想到哥哥几年前已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身体依然健康,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于是他爽快签字。
“最好永远别匹配到,说明世上少一个需要我的人。”
来电:来自“陌生人”的求助
今年,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 “有位血液病小患者与您初配成功,情况紧急。”
同为父亲,黄先生秒懂孩子父母的无助,毅然坚定选择同意捐献。
从高分辨、体检、入院……一路绿灯。
采集:几小时的“生命速递”
采集当天,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速递”在几小时内紧张而有序地完成。
从黄先生手臂肘部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而其余血液回输其体内。
整个过程中,黄先生的哥哥始终陪伴在侧,全程悉心陪护,用亲情为这场特殊的“速递”增添了温暖与力量,也让这份生命的接力更显意义非凡。
心声:把“助人为乐”写进家训
以后儿子问:“爸爸你干过最骄傲的事是啥?”
我会说:“爸爸开的不只是滴滴,还开过救命专线,把‘生命方向盘’交到另一个家庭。”
黄先生呼吁:“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不恐怖,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社会这盆花,需要我们每个人浇水施肥。”(广州市红十字会 伍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