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点击查看专题)。9月24日聚焦——北京林业大学:建好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长江经济带到黄河流域,从塞罕坝到巴彦淖尔,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全国生态脆弱区与重点治理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北京林业大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秉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办学理念,建设了覆盖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文明户外学校体系,并在户外学校开设了一批五育融通的“大思政课”。通过建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思政课”,学校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涌现出一大批扎根生态文明建设一线的优秀人才。
构建生态文明户外学校体系
学校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实习实践基地整合、拓展与提升,推动以教学功能为主的实习实践基地1.0版本和教学科研并重、以专业要素能力培养为主的实习实践基地2.0版本,向科—教—产协同、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户外学校3.0版本转变,加快构建覆盖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生态文明户外学校体系,引导学生到生态脆弱一线,练就一身本领,有的放矢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院级”四级联动、“思—专—产—科—创”五类融通的生态文明户外学校体系,建成国家级7个、省部级12个、校级94个、院级252个生态文明户外学校。如水土保持学院围绕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结合现有的山西吉县、北京首都圈、宁夏盐池、重庆缙云山和云南建水等5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野外台站,房山夹括河、海淀北安河、密云石匣、延庆上辛庄、京西林场等5个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点,河北涿鹿、西藏林芝、福建长汀等长期科研基地和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建立起“5+5+N+N”生态文明户外学校体系,经过系统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打造五育融通生态文明户外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学校加快推动传统实习实践基地从以智育为主、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的1.0版本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目标相对分散的2.0版本,向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3.0版本转变,构建链条化、融通式的生态文明领军人才培养新体系。成立“五育”工作委员会,实施新版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加快推动树人行动计划落地显效,深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选树一批五育融通生态文明户外学校建设典型样板。
按照链条化的板块设计、融通化的模块组织相结合的思路,建成了山西吉县、宁夏盐池等一批五育融通生态文明户外学校培养样板,探索出了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右前旗模式”,获批全国首家“后勤服务育人劳动教育示范基地”,耕读教育实践案例获教育部简报刊载。以山西吉县生态文明户外学校建设为例,该户外学校构建了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5个链条化教育板块,书记讲党课、植物认知、吉县讲堂、科研考察、标本制作、摄影比赛、劳动科研、耕读教育等15个融通式教育模块的五育融通人才培养新体系获得中国教育报跟踪报道,获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关君蔚院士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显著提升、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与能力大幅提高。
建好生态文明教育“大思政课”
2022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我校“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全体成员,强调要“用好所学知识,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绿色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北京林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制定《门头沟区“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区校共同体建设方案》,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为总目标,深入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通过建设一批门头沟区“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编写一批京华大地生动实践教案,培育一批高素质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案例,打造一批针对性、吸引力强的示范“金课”,形成具有首善标准、首都特点、首创精神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思政课”建设模式。
学校与门头沟区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区校共同体,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建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区校共同体。学校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过的妙峰山民族学校、炭厂村、爨底下村等共同打造16个实践教学基地,以“乡村振兴”和“科技小院”为主题,联合制作基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教案和录课视频,形成一系列情景化的生动教学资源,为“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北京市和全国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建设贡献力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课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2024年度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优秀教学课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学校与河北省“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结对形成“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60余名师生赴河北邢台,依托“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建设教育部“沉浸式”“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河北“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正式发布首张“大思政课”手绘地图——“李保国精神教育基地·绿岭核桃小镇手绘地图”,“手绘地图”上线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先后在人民教育在线、中国网发布北林马院结对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相关报道,将“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的实物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开创新时代北林马院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真正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培养更多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者: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