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近日,2025(第十二届)轻量化车身会议在扬州举行。本届车身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轻量化联盟”)主办,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汽轻量化(江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主机厂、零部件和材料、加工设备研制、连接技术装备等企业的500多名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场5家乘用车企业和3家商用车企业,共20多位专家、企业代表上台演讲,就车身结构和轻量化设计、制造工艺、材料选择及应用、行业发展政策、市场供需、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交流。
中汽学会秘书处顾问,轻量化联盟副理事长张宁,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信集团首席科学家郭爱民出席会议并为本次会议致辞。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处顾问,轻量化联盟副理事长 张宁
张宁女士表示,当前汽车产业正迎来以智能电动化为核心的深刻变革,轻量化已不再只是材料减重的技术问题,更是集成创新与系统效能提升的战略方向。在未来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汽车市场中,轻量化将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成为定义产品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关键要素。需要强调的是,轻量化必须在全方位安全框架下推进——随着智能驾驶和网联化发展,安全已从传统的物理防护扩展至功能安全、数据安全与系统韧性等多维领域。企业需立足长远,科学开展技术预研与跨领域协同,尊重技术演进规律与市场实际需求,构建兼具轻量化与高安全性的新一代汽车开发体系。期待通过行业平台汇聚产学研力量,促进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中国汽车轻量化技术走向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郭爱民先生表示,中国汽车轻量化已迈入“系统攻坚、价值重构”新阶段,需聚焦材料极限突破(如2.0GPa超高强钢)、结构系统再造与绿色制造闭环三大趋势。并强调,中信金属通过开发全球首发抗氢脆钢HEROs2000、共建汽车材料联合实验室、布局铌基电池材料等举措,推动材料创新与产业链合作。他呼吁整车企业、材料与零部件伙伴深化协同,“让轻量化成为中国汽车的共同名片”,助力产业从技术追赶到全球引领。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信集团首席科学家 郭爱民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助理兼处长路洪洲、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整车架构中心材料及轻量化总师,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委员王智文共同主持乘用车车身会议;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轻量化副总工程师,性能中心副主任,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委员任鹏主持商用车车身会议。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助理兼处长 路洪洲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整车架构中心材料及轻量化总师 王智文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轻量化副总工程师,性能中心副主任 任鹏
在乘用车车身会议的交流环节,东风猛士M817、长城新一代超强高性能车身、极氪9X、理想i8和宝骏华境S共计5款车身的技术团队做了精彩演讲,分别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选择及优化、成本控制、性能评价等相关轻量化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东风汽车技术团队
长城汽车技术团队
极氪汽车技术团队
理想汽车技术团队
通用五菱汽车技术团队
演讲重点关注了如何通过轻量化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的优化,达到减轻车身自重的目标。介绍了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复合材料的优势,以及应用先进的冲压、焊接和粘接工艺等制造技术的重要性。演讲还强调了轻量化技术在降低油耗、提升安全性能和减少尾气排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演讲结束后,与会的专家组和参会代表与技术团队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对演讲内容进行了评价。
乘用车车身会议现场还设置了白车身展示环节,直观地展示了车身材料、工艺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局部细节等内容。
车身现场展示
在商用车车身会议的交流环节,来自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团队分别带来“乘龙H5轻量化纯电动牵引车”“A6银河5M牵引车”和“帝江Ta系6×4牵引车驾驶室”的演讲,展示了商用车轻量化技术领域的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与现场的专家组和参会代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东风柳汽技术团队
北汽福田欧曼技术团队
质子汽车技术团队
嘉宾现场提问
本次中国轻量化车身会议将对卓越车型、优秀车型、创新车型进行评选,最终结果将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的闭幕式上揭晓。(记者焦子原 林佳欣 李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