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作为首都,是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记忆的城市,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由北京市广电局指导平台积极策划、以北京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为载体的红色探访节目《信仰的足迹——北京红色记忆》正在优酷视频热播。节目共5期,每期时长12分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指导,北京健行京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优酷联合出品,快手科技联合制作。在创作过程中, 北京市广电局为该片提供了包括创作论证、资源协调、备案审查等在内的全流程服务保障。
该节目作为“北京大视听” 重点文艺项目,以人工智能的焕新与时空跨越为助力,构建起“时空对话”的核心叙事框架,“觉醒—求索—抗争—胜利—进京”5个主题,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觉醒到执政准备的关键历程,致敬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信仰的足迹——北京红色记忆》传递“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核心理念,弘扬了伟大抗战精神,第三集《抗争——怒吼与无畏》通过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探访点,展现中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抗争和无私奉献精神。透过29军大刀队的大刀和几组抗日烈士的家书,观众感受着抗日英雄的怒吼与无畏,致敬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红色文旅地标是历史的“凝固见证 ”,《信仰的足迹——北京红色记忆》打破历史与当下的割裂感 ,让红色记忆“活”起来了。当节目镜头扫过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吉安所东夹道7号、杨昌济故居、陶然亭慈悲庵、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地标,节目不仅构建起“时空对话”的核心叙事框架,也在探访中焕活红色文旅地标,更为红色文旅注入流量与内涵。
北京丰富的红色资源,见证了革命青年的“觉醒之路”、抗日战争的不屈精神、“进京赶考”的使命担当,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觉醒抗争到最终胜利的宏伟历程。《信仰的足迹——北京红色记忆》深入挖掘北京独有的红色文化点位和革命文化资源,推动了北京红色文化通过优质的文艺作品实现有效传播。
当前,借助于科技和人工智能,红色文化越来越“潮”,红色文化类节目越来越能更顺畅地与年轻人展开对话。在AI技术的加持下,由19次扮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侯京健化身“红色寻访人”,《信仰的足迹——北京红色记忆》带观众穿越进活化的历史档案之中,通过沉浸式体验,在权威党史专家引导下,深度解码珍贵史料。
通过“青年之问”,《信仰的足迹 ——北京红色记忆》让历史答案与当代关切实现双向奔赴,每期核心感悟凝练为镌刻时代精神的“信仰箴言”,完成“追寻—感悟—传承”的完整闭环,诠释“红色基因永续传承”的主题。比如,第一集《觉醒——初心与星火》透过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的工作经历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解码马克思主义如何从理论符号蜕变为进步青年的信仰。同时,探讨体育对于当下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激励新时代青年铭记初心,勇担使命。
大力传播红色文化,目的是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信仰的足迹—— 北京红色记忆》以觉醒、求索、抗争、胜利、进京5个主题,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从思想觉醒到执政准备的关键历程,致敬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感,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也鼓励当代青年与历史对话,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