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栏目语】
聚焦医院管理科学建设,呈现公立医院发展新风貌。由光明网卫生频道策划出品,医左医右联合出品现代医院发展深度对话节目《院见》。以“1+N”视角,用镜头记录现代医院管理建设与发展的真知灼见。
以当今医疗院见,展望未来发展远见。从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促进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等角度,读懂·读精·读深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呈现我国公立医院发展新风貌。
【本期介绍】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来引领,抓好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至关重要。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找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2025年初,院党委出台了《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办法》和《“双培养”工作机制》两个文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在医疗技术方面,党组织加强对各学科的统筹规划,结合区域医疗需求和医院发展战略,明确重点学科发展方向,集中资源予以扶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打造了肿瘤中心、妇产中心、脑心同治诊疗中心等多个多学科协作平台,不断优化升级复杂疾病的救治技术。同时,党组织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学习并引进先进医疗技术,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服务的需求。
在科研创新方面,医院党组织参与科研资源的调配决策,确保科研经费、实验室设备等资源合理分配到有潜力和价值的科研项目上。通过党建渠道积极争取外部科研资源,例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为科研人员争取更多联合科研机会,共享科研设施,助力科研创新取得突破。党员中的科研骨干带头投身项目申报与研究,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推动医院科研项目的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党组织立足医院长远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明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路径。选拔优秀党员医护人员担任人才培养导师,在专业技能传授和职业道德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传帮带”机制,助力年轻人才在医疗实践中快速成长,逐步成为医院各岗位的骨干力量。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通过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医院运行各环节,从思想引领、资源整合、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有效推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步入新十年阶段,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时期。在已有基础上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更考验智慧、担当与历史耐心。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毗邻京津和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河北省四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综合实力决定了我们必须成为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中的排头兵和示范者。
【本期嘉宾】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 程树杰
【嘉宾视点】
· “十四五”以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主动融入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大局,锚定“两个承接”——全力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全力承接保定市国际医疗基地一号工程建设,铸就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11年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加速构建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的医联体,深化对接,通过优势互补,开创技术协作、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大大增强患者就近就医的获得感。2017年,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2023年被纳入第一批京津冀医联体。自签约以来,先后选派44名技术骨干赴北大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两院在儿童疑难复杂疾病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此外,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专家实现常态化来院出诊、查房、手术,2024年完成诊疗患者近千人次,使保定患者无需出市即可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将持续深化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依托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以多专科、多点位专业合作模式为载体,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合作。2025年将建设“脑心同治”诊疗中心,搭建“脑心同治”诊疗体系和路径,实现心脑共患疾病筛查、预防、治疗、康复环节的一体化诊疗。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在科研工作方面,注重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建成科创楼,形成较为完善的临床科研体系,特别是在对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中实现科研互动联动,成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省级分中心建设单位。
随着与北京、天津等国内优质医疗资源对接合作的持续深入,科研工作实现联动。与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开展科研对接;与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共同开展CHANCE-3\TRACE III等临床研究;与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恶性肿瘤精准医学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加强神经、肿瘤、血液等学科在临床、科研、教学、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的全面深入合作。2024年,医院在《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其中中国科学院分区一区SCI论文12篇、二区SCI论文32篇,高水平论文数量较去年增长83.3%,实现持续增长。
· 今年全国两会,“创新”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走医学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以医学科技创新为引领、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诊疗体系。首先,持续关注基因诊疗、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发展动态,深化对接与承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刷新手术技术指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吸引更多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患者前来就医,增强区域示范引领作用。
其次,融入保定国际医疗基地建设,重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临床的转化,积极对接企业,协调知识产权等相关事宜,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推动新药研发、创新医疗器械设计等尽快应用于临床,让科研成果切实服务患者。
三是加快医学数字化转型,深化技术应用与融合。加快医学大数据、AI、区块链、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深度应用,大力推广AI在诊疗等场景中的实践,提升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是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完善薪酬体系,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等高端人才,带来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和丰富科研资源。同时注重院内人才培养,完善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专科医师培训,再到中青年骨干人才深造的系统培养体系。开展院内人才分层分类培养,针对不同岗位和专业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打造高水平医院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体现医疗公益性,解决群众就诊后顾之忧,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落地实施。以DIP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促进精细化管理,优化诊疗流程,降低医疗成本,让更多患者受益于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参保群众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
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一站式检查预约服务,将就诊、超声、CT、核磁、X线、内镜、ECT、PET-CT等常见检查项目集中管理、一站预约,改变了过去多项检查、多点排队预约的不便。同时开发诊间、手机端等多种预约途径,保障患者便捷预约,并整合不同项目间的检查规则,提供时间最优、路线最短、自主预约等多种方案供患者选择,实现“一键到诊室、具体到分钟”,打造便捷预约、精准高效的服务名片。
出品单位
光明网卫生频道
联合出品
医左医右
主创团队
出品人:李丹
联合出品人:周磊
制片人:李丹 何雨霏
监制:任波
编辑:李丹 孙鹏宇
剪辑:何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