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护苗日志】文化之美让孩子们更自信
首页> 专题频道 > 正文

【护苗日志】文化之美让孩子们更自信

来源:光明网2025-08-15 14:46

  编者按:同龄,同心,同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光明网《“奋斗号”青春专列》特别策划“青春志风华录——我在革命老区服务乡村教育”见微调研融合报道,聚焦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革命老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提升乡村教育的实际行动,筑牢思想之基,砥砺奋斗之志。

【护苗日志】文化之美让孩子们更自信

毛睿瑾在“护苗学堂”带领孩子们认识各色脸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晨光漫过校园,教室里飘起墨香。书法课上,我握着孩子们的小手带他们感受提按顿挫笔法,教他们写“人”和“永”字。起初,笔尖在纸上跌跌撞撞,像刚学步的娃娃,我刚示范完横平竖直,小骏就急着蘸墨,结果笔尖的墨滴在纸上晕成了小乌云,逗得大家直笑。

  “握笔要像握小鸟,既要抓牢又不能太用力。”我握着孩子们的小手一遍遍练习。当孩子们的“一”字不再像一条小虫在爬,“人”字也终于站稳了脚跟,我告诉孩子们,写字要如做人一般,要堂堂正正才好。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来,映着纸上歪扭的笔画,飘散着淡淡的墨香。

  在脸谱课上,我给孩子们讲解了京剧脸谱的由来,各色脸谱引发了他们的激烈讨论。“老师!这个脸谱为什么是黑色的,代表哪种人呢?”“我知道张飞的脸是黑色的!”阿桂和轩宇抛出一连串问题。我急忙解释道:“黑色代表着公平公正,像我们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包拯在京剧中就是黑脸的形象。”

  随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开始画脸谱。他们有的先拿铅笔勾描轮廓,有的直接上色,有的一看画的是传统京剧脸谱,有的创作出了新意,整个教室被孩子们手中的脸谱渲染得五彩缤纷。

  下课时,孩子们迫不及待戴上自己创作的脸谱,衣角还沾着未干的墨渍。我忽然明白,文化的传承从不是严肃的说教,而是当脸谱的色彩与书法的墨香,悄悄住进童心的那一刻。当文化以童趣为土壤,便能在孩子们心底长成参天大树,文化之美也将让他们更加自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辅导员、“护苗学堂”志愿者毛睿瑾)

[ 责编:王恩慧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