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同龄,同心,同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光明网《“奋斗号”青春专列》特别策划“青春志风华录——我在革命老区服务乡村教育”见微调研融合报道,聚焦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革命老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提升乡村教育的实际行动,筑牢思想之基,砥砺奋斗之志。
毕梦波和孩子们一起组装飞机模型。光明网记者王恩慧/摄
第一次走进革命老区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的“护苗学堂”,我便注意到了罗莉雅同学。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做飞机模型,那一双双专注的眼中,映出对知识的好奇。
罗莉雅对着手中正在组装的飞机模型发愁,眉头皱得紧紧的。我轻轻走到她身边,俯下身温柔地说:“没关系,咱们一起来研究下。”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们共同组装机翼,指尖相触的瞬间,我感受到指尖传递的温暖与信任。
模型做好后,罗莉雅开心极了,迫不及待拉着我试飞。课后,她跑到自己的座位上,捧出一把五彩缤纷的琉璃珠,小心翼翼地递到我面前说:“老师,这些珠子是昨天课上我收藏的,送给您穿手串。”看着她那纯真的眼神,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她把我当作朋友,才肯拿出珍藏的宝贝。我轻轻接过珠子,笑着对她说:“谢谢你,这些珠子真好看。”之后的几天里,罗莉雅对我格外亲近,总是喜欢跟在我身边,问各种问题。
两天后的思政课上,我刚站上讲台,看见罗莉雅早早来到课堂上,坐在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播放完一段抗日战争的视频音像后,我问大家:“哪位同学知道抗日战争是哪一年胜利的吗?”话音刚落,罗莉雅高高地举起小手,生怕我看不到,嘴里急切地喊着:“老师,我知道!”我示意她回答,她清脆地说:“1945年!”同学们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罗莉雅一脸自豪的模样。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在这片红色热土讲述着抗战英雄的事迹,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罗莉雅更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课后,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罗莉雅又跑了回来。她趴在我的耳边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做一名老师,回到家乡来,教这里的弟弟妹妹们读书。”她看着我一直微笑着望着她,羞涩地笑笑,点点头补充说:“做模型遇到困难,您愿意和我一起升级打怪,我觉得特别安心;讲课的时候,您懂得那么多知识,也愿意教给我们,我觉得特别幸福。”看着她那认真的模样,我突然明白,原来自己所做这些微小的事情,都深深地嵌在孩子们心中,影响着他们。
返程路上,我在心里复盘这次支教的每一个瞬间,罗莉雅再一次跳入我脑海。一周前,我怀揣着成为一名思政教师的梦想来到这大山深处,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与专业知识。离开的时候,很高兴自己以实际行动激活了一个女孩的梦想。这最初的梦想,或许会为孩子们插上飞出大山的翅膀,指引着他们在追梦路上拥抱未来。(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护苗学堂”志愿者毕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