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与首都广电一同从影视作品,步入承载着历史故事的线下地标。
">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关于三国的文学与影视作品
向来不胜枚举
人们总乐于描摹那个
风云激荡的时代
有《三国演义》中的群雄逐鹿与风云际会
有《赤壁》中火烧连营的炽烈交锋
也有《风起陇西》里义臣谋士藏尽乱世幽微的浮沉
……
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世事流转中
荧幕前的我们
见证一段又一段
令人心潮澎湃的精彩故事
今日的北京地区在三国时期
正处于幽州的核心地带
属渔阳郡与右北平郡辖区
那么,在这里
又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三国故事?
这个暑期
与首都广电一同从影视作品
步入承载着历史故事的线下地标
看三国往事
如何在北京这座城市的脉搏中
静静流淌
01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
三国幽州的烽火狼烟
于2025年6月14日14时起免费试运行开放的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坐落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是西汉初期的城址,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已知最早的古代城址。其曾是渔阳郡辖下的路县,东汉改称潞县。
在三国历史中,这里曾见证公孙瓒的发迹与衰落。
「《三国演义》剧照 公孙瓒」
公孙瓒其人,在《三国演义》中着墨不算多。众人多熟知其为刘备早年倚仗的同窗与赵云初入乱世时追随的主公。在汉末的纷争中,公孙瓒曾一度盘踞北方,成为幽州霸主。其势力之盛,足以与袁绍分庭抗礼。
然而,随着其部将邹丹在潞北被刘虞旧部阎柔击败,袁绍亦在潞县一带大破公孙瓒。曾“尽有幽州之地”的公孙瓒从此退出逐鹿群雄之列,闭城自守,在数年后为袁绍所灭。
而随后,曹操在平定冀、青州后,也曾以潞县为战略重心北上,渡潞河救犷平,意图掌控渔阳郡进而控制幽州大部。
站在公园内,遥望现存的汉代城墙旧址,昔年的烽火狼烟已难寻踪迹,但历史的峰回路转似乎近在眼前。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
02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的开拓故事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的名字,总与金戈铁马、横槊赋诗的壮阔画面相连,却少有人知,他也曾擘画过纵横交错的水路蓝图。
来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常设展览“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 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上,摆放着一块来自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宫廷乐舞人画像石——
这件被专家评定为“曹操墓出土文物中价值极高”的珍品,为何会出现在北京的运河展览里?
答案藏在三国时期的幽州大地上。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时在此渡潞河(今温榆河),并开凿平虏渠连接水系。这些工程不仅让曹军的粮草船队直抵战场,更在燕山南麓织就了最早的水运脉络,为后世北运河的诞生埋下伏笔。也正是由于平虏渠、泉州渠的开凿,潞县开始纳入运河水系之中,并逐渐成为后来大运河畔的一座重要的市镇。
推动历史的,不仅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有那不舍昼夜奔涌的河水,将千年前的智慧与决心,运载至今朝。
03 南磨房关王庙
忠义信仰的千年传承
北京有着众多祭祀关羽的庙宇,背后承载着后人对这一三国武将忠义精神的推崇。
「《三国演义》剧照 关羽」
而其中多名为“关帝庙”,称“关王庙”的仅两处,南磨房关王庙便是其中之一。
这座庙宇始建于明末,清康熙年间重修,原位于朝阳区楼梓庄。本世纪初,因楼梓庄村拆迁改造,关王庙仅存的三间主殿在文物部门支持下,于2006年落架迁至邻近公园。
庙内正殿东西山墙上保留着康熙年间绘制的三国关羽故事壁画,“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经典场景,记录着关羽忠义的一生。
千百年来,一座座关帝庙/关王庙成为人们缅怀三国风云、追思关羽生平的场所,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通过庙宇这一载体得以传承,也让关羽这位三国名将的精神印记,在时光流转中愈发清晰。
04国家博物馆
文物诉说的历史秘密
想要探寻真实的三国历史,国家博物馆自然也是绝佳去处。
“古代中国”是国家博物馆常设展览,在这里,我们循着历史的脉络一睹时代镜像,窥见这些沉默的物件和历史的文本间的相互勾连。
例如,曹植墓出土的陶耳杯是其简陋墓葬里为数不多的物件之一,印证《迁都赋序》中其“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的困窘自述,也印证《三国志》记载“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的人物性情。
「《三国演义》剧照 曹植」
此外,神兽纹青铜镜、黑釉楼阁佛像陶魂瓶、青瓷羊形烛台、青瓷熊灯、持簸箕陶俑……一件件来自三国时期的文物,让我们得以窥见彼时的工艺水平、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交织的立体图景。
值得留意的是,三国印记不止存于专题展区:曹植墓出土的玉器静静陈列在玉器展中,在不同主题的叙事里,共同编织着那个时代的记忆。
是非成败转头空
江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在今日北京的土地之下
仍沉睡着三国故事
……
这里曾
是公孙瓒白马义从行过的疆场
是曹操北征时开凿运河的夯土
是关公信仰从民间走向皇家的见证
你还知道哪些
北京与三国相关的故事?
或是有私藏的历史地标想推荐?
欢迎留言分享
让更多人听见
这座城市与三国的
跨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