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面对2025年主汛期的严峻考验,北京密云分局党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组织动员全局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冲击。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队伍的责任担当。
坚持党组统领,构建高效指挥体系
面对极端天气,分局党组迅速响应,靠前指挥,构建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防汛救灾“中枢神经”。
建立三层指挥体系,确保防汛响应迅速高效。在区级层面,分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同志各负其责,分别进驻区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区地质灾害专项分指挥部,与地质灾害防汛前沿指挥所“三指”联动,保障信息实时畅通、指令精准协同。在镇街层面,班子成员全员下沉包片,深入16个涉灾镇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压实一线责任。在最前端的暴雨核心区,分局党组火速调集党员骨干,组建三支“前沿突击组”直插一线,驻点石城、太师屯、大城子镇政府,实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迅速将指挥决策贯通至“神经末梢”。
广泛聚集党员力量,构筑防汛坚强堡垒。分局党组依托“三指”联动防汛指挥体系,全面动员党员干部力量。6个规自所全员值守前沿哨点,组建33人一线、31人后备的“党员青年应急支援队”,与市矿研所、市灾防所35人技术团队协同,形成“1+13+64”协同作战体系。分局全体干部职工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防汛政令畅通无阻、险情处置精准高效。
加强力量整合,织密地质灾害防治网络
分局党组坚持“人防+技防”并重,党员冲锋在前,提升防治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构建科学预警体系,提升研判精准度。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全域覆盖,实现台账内24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时监控。全天候紧盯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指挥决策平台,联合区气象局实时预判,累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7期。7月24日至今,所有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的区域均提前发布红色、橙色高级别预警,预警准确率达100%。
群测群防强训提能,应急演练实战高效。在汛前强化专业培训,邀请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系统授课,重点提升189名村级群测群防员的识灾报灾能力,确保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准确、信息上报及时。预先组织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灾情处置、设备操作等环节,全面提升村级群测群防员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
创新“三级叫应”模式,确保叫应万无一失。建立“受威胁户主-村级-镇政府”三级联动叫应机制,在暴雨红色、橙色预警区域及降雨量超100毫米的重点区域,组织31名“党员青年应急支援队”队员通过电话、卫星电话等方式,逐村逐户连夜紧急开展“叫醒叫应”工作,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预警方案指导群众避险转移。7月24日至8月5日,全区累计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37126人次,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党员带头排除险情。构建“专业队伍主导+党员青年应急支援队协助+群测群防员辅助+部门协同”立体排查体系。7月24日至8月5日,利用降雨间歇期,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和党员青年应急支援队联合出动,拉网式排查620处隐患点及215处避险场所、135处养老机构、8所学校、17处卫生机构等,累计排查各类点位1270处,及时发现并处置变形险情71处,高效处置不在台账灾害92处。青年党员在地质灾害排查处置任务中发挥了模范作用。
面对防汛救灾硬仗大考,分局党组中枢擎旗,以党建引领强化指挥体系;党员干部在末梢竞进,以“人防+技防”全面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线,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动书写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坚强挺立、党员先锋奋勇担当的精彩答卷。
本内容由密云分局、机关党委、地质勘查处、市地勘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