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曷城
8月7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如约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运动员齐聚成都,共赴一场速度与力量的盛宴。
从世乒赛到大运会,从汤尤杯到世运会,成都的体育版图不断拓展,一场又一场高规格国际赛事,将这座西部城市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今年,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一批科技企业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体育等前沿技术,全方位为世运会注入“智慧基因”。夏日的蓉城,热辣滚烫的不只是温度,更有人们被点燃的无限体育热情与科技想象。
成都高新区天府双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图)
此前,成都组建成都世运会科技赋能工作专班,统筹策划智慧赛事、赛事保障、场馆建设、市民生活、智慧体育、交通出行6大场景,落地应用88项科技产品。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赛事中,科技元素俯拾皆是,许多过去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场景如今在身边真实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落向实处。本届世运会上,成都高新区企业考拉悠然部署的导览机器狗,不仅能识别复杂地形、避障稳行,还能用中英文与运动员进行交流,完成“引路+讲解”双重任务;光耀恒拓的AI智能互动运动终端设备“耀动魔方”整合视觉识别、触控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让运动员在休息时体验虚拟壁球、网球等8项运动,满足运动员专业训练需求和多样化运动体验;来自越凡创新的十余款服务机器人,则组成了一支全天候运转的智能后勤队伍,承担世运村配送、零售、巡逻等工作,能够自主应对减速带、闸机,甚至排队使用电梯……
越凡创新机器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图)
这支“黑科技天团”锚定的,是那些大型赛事运营的“关节”——安保与导览、服务与保障。人流高峰期如何维护秩序?跨语言环境下如何消除沟通障碍?如何提升服务效率与覆盖面?物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到底怎么打通?它们所解决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与烦恼。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企业,正在用一项项智能、高效、可知可感的科技成果,为这场体育盛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什么是成都?为什么是成都高新区?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48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00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47家,居中西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营收7113.40亿元,增速5.61%,全社会研发投入249.45亿元、较上年增长6.8%,连续3年保持高速增长。这些数据不可谓不亮眼,而“把场景变动能”,就是成都高新区的核心思路。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四大前沿领域,重磅发布首批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与产品的“试验场”与“首秀台”。4月,成都高新区又发布政府投资项目“科技篇”政策,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科技应用场景“全周期管理”机制,以场景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城市建设。
另一边,成都高新区还专注于“生态培育”。西部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菁蓉汇不满足于“做房东”,而是以“创新生态”为核心,为入驻企业从初创到成熟提供全周期支持、精准化服务,促成入驻企业与外部资源合作;此外,成都高新区通过系列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承担重大专项、参与揭榜挂帅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免申即享”“易申快享”,显著提升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与创新策源动力。
过去一年,成都世运会联动各赛区征集办赛需求,结合本土科技项目优势,拓展了一系列覆盖防暑降温、应急照明、智慧场馆、运营保障、运动辅助、互动体验等多个类别的“科技赋能新场景”。对于成都高新区来说,世运会就是新技术的一次“集中展演”,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积累“实战经验”,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民众,也推动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光耀恒拓AI智能互动运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图)
而将目光放远,世运会则只是探索“科技进入生活”的其中一步。据报道,前文提到的“智能后勤队”,会在赛后带着在世运村积累的经验与技术,回流至成都的写字楼、社区、医院;世运会期间投放的AI智能互动运动终端设备,也计划投放学校和体育公园等场所,用新的运动模式助力全民健身。这些凝结着“高新智慧”的科技产品,绝不会止步于“赛场”,而是融入城市肌理,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透过世运的一扇窗口,看到科技创新为底色的热土,看到一座鲜活、蓬勃生长的城市。智慧世运,既是成都“科技强国”宏大愿景的缩影,也是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未来的成都高新区,还值得更多期待。(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