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 读
7月23日以来,北京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平谷区平均降水量达263.1毫米、最大降水量达453.8毫米。面对严峻的汛情考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备战迎考、全速排查应对,全面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网。
应急值守“全流程”。立即启动干部队伍“平急转换”机制,组建应急先锋队,分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小组成员和青年干部共同织密24小时全流程值班网,实时查看动态监测卫星云图、环境监测设备。严格落实好直达基层末梢的“叫醒、叫应、叫动”和点对点跟踪反馈机制,针对长历时降雨、短时强降雨、夜间强降雨等不同情况,动态分析研判防汛形势。25日凌晨,大华山镇挂甲峪村、熊儿寨乡花峪村、镇罗营镇北水峪村瞬时雨量超200毫米,先锋队值守人员第一时间“叫醒”乡镇,确保防汛避险“不打瞌睡”,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防汛调度值守
巡查监测“全覆盖”。充分运用“技防+人防”手段,布控次声、泥位、智能崩塌仪等监测设备308台,针对重点沟域、重点镇村、公路及景区沿线展开实时分析研判,深入排查涉及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位270处,同时关注外来流动人员,防止出现转移漏洞。精准绘制“转移点位表”,出动应急先锋队、应急调查队、群测群防员等80余人,针对雨前、雨中、雨后三个阶段,加密巡查排查2000余公里,发现局部落石、坝墙坍塌、滑坡等情况,会同公路部门、属地政府第一时间预警封路,避免发生险情。
雨中雨后开展巡查
转移过程“全保障”。市级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后,平谷分局第一时间落实地质灾害预警机制,以“全预警+鸡毛信”方式严密推进转移工作。分局领导班子分三组下沉乡镇一线,指导协助群众转移。全面掌握应急安置点、物资、服务、安全防护等后勤情况,“每小时”更新“险户避险转移台账”,及时向市区两级反馈转移进展。面对桃农抢收关键期,部分村民挂念收成“不想转”“不愿转”,分局应急先锋队挨户上门劝导,讲清转移紧迫性、说明地灾危险性、调动村民积极性,优先利用新型乡村社区、乡村休闲综合体、酒店等“平急两用”设施完成人员安置,同时宣传普及防汛避灾知识,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应转尽转”。25日至今已累计转移受地灾威胁人员4635人。
应急先锋队下沉乡镇一线指导转移
查看转移至应急安置点的村民情况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平谷分局确保全员“在岗、在责、在状态”,全面做好应急值守,加大巡查力度,持续筑牢平谷区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堤坝。
本内容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平谷分局、地质勘查管理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