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同龄,同心,同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光明网《“奋斗号”青春专列》特别策划“青春志风华录——我在革命老区服务乡村教育”见微调研融合报道,聚焦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革命老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提升乡村教育的实际行动,筑牢思想之基,用奋斗砥砺铮铮青春志。
课间孩子们围着林功航讨论各自的奇思妙想
夏日的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恰似孩子们眼中跃动的求知火苗。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育星领航”实践队的一员,我站在“护苗学堂”,讲授《铸就强国之基 点亮民族之光》这堂以“两弹一星”为主题的课程。
课堂上,我先从“两弹一星”的时代背景讲起,结合前辈们在荒漠戈壁中艰苦奋斗的影像资料,让孩子们了解那段艰苦卓绝却又波澜壮阔的历史。当讲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手问:“老师,这颗卫星能一直在太空中飞吗?《东方红》乐曲可以一直响下去吗?”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理想的火花在她眼中绽放,这正是孩子们对科学最纯粹的向往,对祖国航天事业最真挚的热爱。
“我长大了想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课间,四年级的一个男生追着我问了许多航天知识。我问他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男孩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身处偏远的山村,但孩子们心中有金子般闪光的梦想,让我内心一颤。今天听课的这个心怀空军飞行员梦想的稚嫩少年,看似朴素的愿望,未来会成为守护家国的脊梁。想到这些,一种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在革命老区的这片热土上,我也更清楚来到革命老区支教意义:用支教启迪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知识的翅膀。
罗坊乡被层层山峦环抱,阳光洒在土坯墙上,光影移动得格外缓慢。和孩子们聊天时我得知,许多孩子对戈壁滩上的惊天巨响、对九天之上的卫星,充满想象。课上,那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满足了他们的想象。随后,这些聪明的孩子脑海中,一个又一个的奇思妙想接踵而至,有些甚至我也无法解答。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带来的不只是一段历史、一串知识,更是一种精神的火炬,让孩子们看到前辈们用信念与汗水铸就的辉煌,感受到那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这堂“两弹一星”的课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爱国的种子。或许此刻这种子还微小,但精神火炬引领着科技的种子在罗坊乡的阳光下、沃土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育星领航”实践队队员、“护苗学堂”志愿者 林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