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暑假刚至,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护苗学堂”迎来了多所高校的支教团队,在革命老区服务乡村教育,为乡村青少年带来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一路阳光”教育关爱实践队成员除了为孩子们安排了音乐、书法、剪纸等课堂内容外,还精心设计了劳动实践课程。
7月8日,志愿者们与“护苗学堂”的孩子来到罗坊乡左拔村,满眼绿油油的麦冬地里,下脚都困难。志愿者和孩子们找了一块平整些的地方,双脚趟进地里,双手握住麦冬根部用力一拔,一串串麦冬被连根拔起,轻轻抖动根系,窸窸窣窣的沙土从根部落下,一颗颗纺锤形、米黄色的麦冬粒呈现在眼前,在阳光下肉嘟嘟的,惹人喜爱。
志愿者和孩子们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越干越勇。很快,热汗顺着他们的额头淌落下来。一边,不知不觉间收获的麦冬已经堆成了小山。看着劳动所得,志愿者和孩子们似乎闻到了混着有机肥的麦冬清香,纷纷击掌庆祝,还不忘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合影留念。
罗坊乡被群山环绕,左拔村位于半山腰,施有机肥,麦冬颗粒大、饱满、皮细、糖性足、木心细、内外淡黄白色、不泛油,深受市场欢迎。左拔村麦冬种植户罗国军种植面积60亩,以种植温麦冬为主。据他介绍麦冬每亩毛利润1.5万元左右,在带动附近老百姓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麦冬市场前景广阔,眼下罗国军正向着百亩种植面积的目标发展。
“麦门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大概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上这样描述麦冬。麦冬还有一个别名,叫“不死草”。因为它耐寒、耐旱,不易发生病虫害,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总是苍翠茂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还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中。
麦冬主要入药部位是其植株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厘米到3厘米。气微香,味甘、微苦,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效,可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治疗,是中药里的常用药材。(光明网微光工作室出品 记者王恩慧 董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