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同龄,同心,同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光明网《“奋斗号”青春专列》特别策划“青春志风华录——我在革命老区服务乡村教育”见微调研,聚焦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革命老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提升乡村教育的实际行动,筑牢思想之基,用奋斗砥砺铮铮青春志。
郑鹏翔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演示空战格斗机动。(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课前,一个男生过来怯生生地问我:“老师,这个飞机模型真能飞上天吗?”我笑着说:“当然了,你们先认真听课,学好飞行知识,下午一起观看飞机模型起飞。”
表演时间到!我戴上墨镜,手握遥控器,引擎呼啸,航模如利箭般划过天空。航模左右横滚、跃升筋斗、低空通场,看着模型不停地变换,孩子们连连惊呼。
正当我着手准备降落时,“呼——”一阵强风毫无征兆地袭来,我猛推操纵杆,可是已经来不及救机,航模撞在了篮球架上。那一刻仿佛空气凝固了,何时下起的雨将我仰起的脸打湿,我竟浑然不觉。
“能修!”回到教室利用下雨时间,我和队友们抓紧抢修,加速与时间赛跑。雨过天晴,航模终于修复完毕。再次起飞,终于为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航模表演。当航模平安着陆后,孩子们鼓掌尖叫,毫不吝啬地为成功欢呼。
一道道胶带稳住的不仅是飞机,也是我的信心,更是孩子们对我们实践队的期望。腾空而起的不仅是修补过的飞机,更是孩子们被点燃的心。
除了科普,这堂课也教会孩子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跌倒摔跤是常态。跌倒爬起,克服恐惧,重振翅膀,才能在人生的蓝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护苗学堂”志愿者 郑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