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护苗日志】在“护苗学堂”耕心田育梦想
首页> 专题频道 > 正文

【护苗日志】在“护苗学堂”耕心田育梦想

来源:光明网2025-07-04 14:50

【护苗日志】在“护苗学堂”耕心田育梦想

朱墨严在“护苗学堂”进行趣味航空科普。(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初夏的福建省永安市罗坊乡天空很纯净,一如这里孩子们求知的眼睛。作为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站在“护苗学堂”的讲台上,我负责讲授《奇怪的飞机》这一课。我希望通过各式各样奇特的飞机,叩开孩子们的心门,在他们尚且稚嫩的心田里,悄悄播下一颗名为“航空”的种子。

  当天的科普课堂,我首先给孩子们讲了这些飞机的构成。听完前面志愿者讲授的课程《从地面到蓝天》,这节课孩子们理解起来轻松多了。在讲到“大白鲸”货运飞机时,一个孩子问:“老师,能不能发明一种旅行飞机,可以飞很远很远,这样就不用坐很久的车了。”那一刻,我的心被轻轻撞了一下。在听完一部分课程之后能提出这种与客机有关的创意,这让我无比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无限潜能。

  课后,又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想要在飞机里种上植物、养些小鱼,缓解长途旅行的疲劳。乍一听这想法带着童话般的色彩,甚至有些不切实际。但转念一想,这正是我们《奇怪的飞机》课程鼓励孩子们打开思维、积极思考的初衷。或许这充满童趣的“空中绿洲”构想,有一天会被某个听了今天这堂课的罗坊少年实现呢!也许这个构想会在多少年后成为民航飞机的标配。

  罗坊乡这片热土,被绿水青山环绕,风景如诗如画。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了解到,有的孩子几乎没去过县城,航空对于他们是一件遥远的事。我想,我们实践队带来的不仅仅是科普知识,更是一束光。我们渴望用这短短的一课,拨开层层迷雾,将那片广袤无垠的蓝天,展现到孩子们的眼前。希望我们短短的科普课程能在他们心中种下航空的种子,在未来生根、发芽、悄然生长。(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蓝色学堂航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护苗学堂”志愿者 朱墨严)

[ 责编:王恩慧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