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6月26日,以“网络根基 中国贡献”为主题的第四届下一代DNS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同期活动“筑牢网络根基 赋能金融科技”——金融网络基础设施工作会同日举办,工作会由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与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金融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ZDNS)总经理邢志杰为会议致辞。
邢志杰表示,金融安全无小事,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石。6月6日凌晨阿里云所遭遇的核心域名被停服“灰犀牛”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事件起因为某美国互联网公司向海外法院提交申诉,请求发起限制令并采取措施阻止“BadBox2.0”僵尸网络,并列举出一批涉嫌传播僵尸网络的域名,阿里云服务商域名名列其中。根据海外法院限制令要求,.com域名管理机构在不通知域名持有者的情况下关停相关域名,导致阿里云大量企业级应用异常,客户业务大面积停摆,在国内外造成了持续性的负面影响。
邢志杰强调,事件给我们三点警示:一是第三方风险传导可能威胁核心业务。僵尸网络或受感染设备使用云服务商的服务,涉事云服务商即被认定为恶意节点,凸显第三方风险可向上游传导风险,导致被动担责;二是域名管理权受制于国际治理体系。国外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注册商和解析服务商受境外司法管辖制约,他国法院可基于本国法律等单方面要求域名机构“无通知关停”,切断企业全球服务能力。三是企业自有技术防护手段未能有效覆盖风险。阿里云虽然自有技术和服务能力强,并启用域名注册局安全锁等手段,但依然不能对抗美国法院限制令,反映纯靠传统技术方案无法应对国外司法干预。并指出,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和我国大量企业出海,我国金融机构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同样也面临着此类停服风险。
如何打造韧性DNS体系,保障金融业务连续性,邢志杰认为,首先是关键域名资源必须自主可控,打造韧性域名注册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必须以全球视野和长远眼光,重新审视DNS作为金融网络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采取更全面、更扎实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切实守住风险底线。关键核心业务需要减少对国外管辖的域名资源依赖,建议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关注明年4月ICANN开放的新顶级域名申请。
其次是体系化升级,构建下一代韧性DNS,护航金融科技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对DNS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低时延、高可用、高性能、强安全、高抗毁缺一不可。强调仅关注基础解析服务的传统思路已难以应对,必须要体系化升级。
邢志杰表示,在互联网侧,不仅要构建高可靠、自主可控的解析系统,更要前瞻性地应对域名篡改、劫持等外部安全风险,确保即使遭遇攻击也能快速恢复,锻造韧性互联网DNS能力,保障在线业务的绝对连续;在内网侧,要在持续优化DNS运行体系的同时,强化DNS管理体系。完善满足业务需求的域名规范制度、提升面向业务的运维能力、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审计合规,打造韧性内网DNS能力,为域名化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并强调,唯有将各项能力紧密协同、层层加固,才能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安全高效的运维体系,最终形成更具韧性的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最后是坚持标准领航,以技术治理破解行业共性难题。《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开放、接轨国际的金融标准体系。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度量衡”,是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更是驱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引擎。邢志杰表示,多年来,ZDNS在互联网基础资源服务领域标准数量,始终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在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牵头支持下,本次工作会上也将启动《金融业域名体系化建设指南》标准制定和《金融业基于智能DNS实现流量调度及容灾的应用研究》两项重要研究,ZDNS将联合十余家行业头部机构共同参与,汇聚各方智慧与优势,共建行业发展共同体。
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邢志杰表示,期待通过此次金融网络基础设施工作会,构建行业平台,凝聚创新共识,共同促进我国金融科技发展。ZDNS将一如既往,助力行业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韧性金融网络。(记者 孔繁鑫 刘昊 赵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