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近年来,携火进山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旧俗引发的失火案件屡见不鲜。点燃的纸钱并非法外之“火”,这些祭扫方式,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巨额赔偿甚至牢狱之灾!谁需要为燃起的林火担责?祭祀中不慎引发山火将承担哪些责任?
2023年清明节前夕,曹某与赵某在某村墓地烧纸祭祀时,不慎引燃周围可燃物,致使该村墓地南侧及东南侧面积约500平方米承包土地上的树木不同程度受损。受火势影响的承包地分别由王某等6户村民承包,王某等6人将曹某、赵某及某村村民委员会诉至法院要求财产损害赔偿。曹某、赵某认为,事故发生在清明节期间,某村村委会未尽到相应的管理义务,使得损失扩大,故应由村委会承担全部责任。某村村民委员则主张其进行了隐患排查、湿化和清理工作,发布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并广播传达村民,已经履行了管理义务,事故责任应由曹某、赵某共同承担。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消防救援支队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及双方陈述,可认定因曹某、赵某烧纸祭祀引发火灾导致王某等6人承包土地内树木损毁,故曹某、赵某应当赔偿原告王某等6人相应损失。关于原告王某等6人以及被告曹某、赵某主张应由村委会应当赔偿损失的诉求,村委会在庭审中提交了值班表及巡查记录、对村埋葬点现场进行湿化及清理的照片和视频、张贴清明节“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倡议书和海报照片、播放清明节倡议书广播的光盘以证明其尽到管理义务,王某等6人及曹某、赵某未举证证明某村委会实施了侵权行为,也不能证明某村委会的行为与本次火灾事故发生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某村委会不承担侵权责任,曹某、赵某二人作为本次火灾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应对6名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法院结合鉴定机构对因火灾造成树木损失的价格鉴定意见及现场勘验情况,判令曹某、赵某赔偿王某等6位村民损失共计22万余元,该案现已生效。
祭扫失火,谁将担责?因祭祀失火产生损失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行为直接引发火灾的祭祀人应当承担责任。此外,陪同祭祀人、场地管理人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若陪同人员共同参与用火行为(如协助点火、未及时劝阻),不能仅因为其没有直接参与点火行为认定其不承担民事责任,无法确定具体点火人的则可能因共同危险行为判令参与祭祀人承担连带责任。村委会、山林管理单位、公墓管理机构等如果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对可能存在的火患风险履行相应的管理防范和告知义务,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祭扫引发火灾,需要承担哪些责任?祭扫期间,如果引发火灾,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除了民事赔偿,侵权人还有可能承担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如果因过失引发重大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5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规定了失火罪的立案标准,当因过失引起火灾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即使因过失失火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64条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此外,如果因失火损害集体林地导致生态环境受损,损害了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检察机关还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要求对被侵权人进行惩罚性赔偿并支付生态修护费用等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责任并不能豁免行政或刑事责任,承担了行政或刑事责任亦不能免除民事赔偿义务。
又见春草绿,又是清明时。清明祭扫不仅要心怀敬畏,更要知法守法。让我们以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安全的方式传承传统,守护文明新风,共度平安清明。(王海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