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光明网、《中国网信》杂志联合承办的2024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持续进行中,该活动旨在挖掘推选一批在运用互联网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政务账号、媒体账号及党员干部个人账号。
与此同时,一批历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也在展播中。今日,展播账号: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微博账号(获评2023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生动实证。近期,随着《哪吒2》的火爆,“结界兽”又再次为三星堆博物馆圈粉无数。面对日益庞大的受众群体,如何回应公众期待,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已成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下称“三星堆官博”)建设运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使命。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出去”,是三星堆官博的运营核心。自2011年创建以来,该账号以馆藏文物、展览资讯为基础,结合历史、艺术、考古等领域的知识科普,逐步成为公众了解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窗口。据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共同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传播力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共有6833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微博粉丝量排名第4,点赞量排名第5,其关注度、传播力稳居文博领域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其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封面
立足公众需求,强化互动服务
三星堆官博长期以高质量、多样化的科普内容吸引受众关注,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知识问答投票以及直播等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网友对文博事业的热爱。日常运营中,三星堆官博以“堆主”和“堆堆”自称,以亲和力、感染力引发受众的共鸣和归属感,拉近了账号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星堆官博频频策划热点话题,先后发起#堆堆日历##探秘三星堆##国宝守护计划#等话题,鼓励网友参与互动。例如,“和三星堆合照的正确姿势”话题,吸引大量网友分享参观体验,既拉近了文物与公众的距离,也激发了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目前#探秘三星堆#的话题浏览量已超1.9亿次,“结界兽原型找到了”“全世界最复杂的青铜文物”“三星堆人吃什么”……在这里,“堆主”带领着网友探寻古蜀先民的秘密。#三星堆和堆粉日常#也记录着三星堆官博与网友的温馨互动、三星堆志愿者的青春风采等,让三星堆的每一位关注者都能被“看到”。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探秘三星堆#话题页
发布权威内容,深化文化认同
面对网络上的不实信息,三星堆官博及时发布权威解读,以考古成果和学术研究为依据,纠正错误观点。
三星堆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期间,三星堆官博加强对三星堆考古和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并及时对网络上的不当观点进行纠偏。针对网络上“三星堆停止发掘”的错误言论,三星堆官博迅速发布《百问百答丨三星堆停止发掘了?考古工作从未间断》一文,以翔实的资料澄清事实,并同步展示考古成果,帮助公众正确理解考古工作的连续性与严谨性,赢得网友的点赞,也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所取得的灿烂成就的认识。
14年来,三星堆官博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在观念上转变、方法上创新、内容上升级,用心为网友创作好的内容、积极回复网友的问询、增强与网友的联结和互动。凭借优质的内容与务实的作风,三星堆官博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博物馆微博”“全国十大热搜博物馆”“四川省十大文旅系统微博”“年度文博十大影响力官微”“年度文博十大创新力官微”“年度创新宣传博物馆”等荣誉。这不仅是对其传播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坚守文化使命、服务社会公众的认可。
博物馆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未来,三星堆官博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提高三星堆文化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广泛、更深入地走进公众生活,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贡献力量。(光明网记者王营采写整理 素材来源: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微博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