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的重要举措。科学构建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激活其促进农业产业增产增质的巨大潜能,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超100万个经营性服务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超20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自推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来,其已然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发展需求亦呈现出高质量、精细化的转变态势。下一阶段,需进一步壮大服务主体、增布服务网点、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促进农业产业增质增量。
汇聚新兴力量,壮大服务主体。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优化服务主体结构。首先,突出“壮大”导向,凝聚新兴服务力量,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服务主体转型。从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牵头与农民参与,让各级农技站、种子站、植保站、土肥站承担服务供给的主要角色。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力军、以农技科研机构为保障团,二者是未来一个时期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有生力量。依托新兴力量的资源优势,缓解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对接不畅等方面难题;基于其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加深对农民需求的把握,使服务贴近农村实际;通过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加快农业产业中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同时,这一过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招标、遴选、组织过程中发挥好先导、监督作用。其次,强调“优化”效应,将新兴力量与传统力量相结合,升级服务主体结构。以服务兴农,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是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核心旨归。一方面,搭建“新老交流”与“新新交流”的异地互动平台,促进不同服务环节中技术集成与经验导向相融合,形成协作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多元服务主体结构。通过平台交流,促进服务主体之间在服务内容、技术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强化多元服务主体的自身能力。聚焦农业生产服务的关键薄弱环节,以多维激励机制为抓手,以多方联合合作为形式,激发服务主体的创新服务意识,鼓励其在联合中摸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通过不同主体间创新合作互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稳健发展。
以需求为导向,增布服务网点。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好整体规划与具体实施之间的精细平衡,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增布服务网点。一是要有全局思维,统筹好区域布局情况。针对区域内网点布局,需要从宏观层面审视当地市场需求及其演变动态,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布局方案,确保网点分布既能覆盖广泛,又能突出重点,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根据各地现有农产品种植品类、产量规模以及对应的消费市场层级、容量大小,前瞻预判未来农业产业走向,设置针对性服务网点。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以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关键突破点,提高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集中度,尤其需要关注自然条件优越、规模化程度待提升区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布局情况。二是要精准落点,确定好其与服务需求方的关系,包括距离关系、合作关系等。一方面,合理确定网点服务半径是实现服务规模化、专业化的重要前提,服务半径的确定受到资源配置效率、地理环境、市场容量和主体类型的共同影响。增设网点时,应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布局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应根据实际评估预设服务网点与潜在服务对象的距离,确保服务能够便捷地覆盖到目标群体。另一方面,在充分调研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等因素,明确服务群体需求的情况下,需要与服务需求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应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收集服务需求方的反馈,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持续延伸横纵,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从单一环节走向多环节、从传统农业拓展至多功能农业是缓解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服务内容单一化的有效之策。一是向生产中各环节拓展范围。现阶段,尽管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向产前和产后环节延伸的趋势,但目前延伸覆盖的环节所创造的附加值仍十分有限,存在供给结构性不平衡现象,如部分种植环节服务供给过剩,而部分种植环节服务供给不足。在农业生产前端,社会化服务应聚焦土壤有效利用,着力推动现代耕地、旋地技术的传播。通过计划性地购买优质农资,帮助提高农户在农资市场的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应以为国内市场农产品保供为基础目标,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核心导向,增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水平。在农业生产后端,应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满足各类农业经营者顺畅对接现代市场的需求,帮助农产品流通,增强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向多功能农业拓展范围。从大农业观视角看,高质量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需要高水平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不仅要发挥农业食品保障功能,还要发挥农业生态涵养功能、农业休闲体验功能等。着眼于生态维护,农业社会化服务应将绿色种养手段推广于各地农村,公益普及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赢。在发展形成“农业+”多功能产业中,可转移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传统农业中的过剩资源,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优势,结合地区经济、生态等集成性功能禀赋,为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农业提供生产专业化服务,助推培育发展农村多功能新业态。
联结各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目前,各地形成政府主导型、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引领型等多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分别通过政府资金扶持、企业研发技术供给、社员利益联结与互助合作等优势特征推动农业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突破发展约束,需要以资源供给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首先,着力联结各方资源,构建价值共创、利益联结、权责明晰的创新服务模式。围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可通过产权连接、股份合作、业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区域性农资、农机等社会化服务联盟,共享信息、抱团发展,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同时,鼓励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与农技支持部门的合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以攻克农业生产流程中的关键性瓶颈与难点问题。此外,要平衡好各方的权益关系,制定并推行标准化农业服务合同体系,明确权责边界,保障合作方权益。可引入第三方监督组织,对合作主体间的合作动态形成有效监督,定期对服务主体提供的质量评估,及时介入并妥善处理各方分歧与冲突,为农业服务的顺畅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其次,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模式擦亮服务招牌。一方面,向内深耕,依托多方资源优势推动专业服务升级改造。持续加大专业服务领域中农技研发与推广的投入,加强农业生产服务规范化建设。锚定农业产业增质增量的目标,在服务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索出一套标准化方案。着力在试点地区培育一批示范主体,树立行业标杆和示范样板,逐步打造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另一方面,向外辐射,强化品牌塑造与市场拓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搭建服务产品线上线下订售平台,同时结合线下举办各类农事体验活动、服务产品展销会等,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
聚焦数智赋能,提升服务质量。引入数字化、智能化运用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的必举之策,契合于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中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的战略导向。现阶段,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种苗选育、病虫防治等多个环节,但仍然存在数字技术衔接运用程度不足、普及缺乏与运用效益偏低等多重困难,亟需进一步加强数智赋能力度,提升社会化服务质量。一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要重视数字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其与农业产业链的衔接度。在技术推广中,需加快搭建各地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如智慧农业平台、数字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等,精准对接生产与服务的供给端和需求端,高效将服务资源延伸至小农户。通过引入数字化、智能化运用,促进农业产业链各个参与者形成紧密协同关系。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服务流程、服务形式的再造过程中,应关注现有技术的适用性与支持技术推广后服务的指导与优化。另一方面,要注重数字化人才培养与数字技术运用的意识普及。数字技术的运用需要在未来贯穿于农业产业的多个环节,高层次数智化人才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数智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因此,应通过设定合理且有效的奖励机制等方式,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中数字人才培养办法,多途径培育服务于农业产业的数字化人才。此外,农民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最终受益者,需要适应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其数字素养的提升是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应有计划、分阶段、系统性地为小农户开展数字素养培育和技能培训活动,以提升农民对数字技术运用的认知水平。
作者:李知霖,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