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步。自计划实施以来,这一覆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禁渔举措,旨在恢复长江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系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退捕渔民“上岸”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政策支持、政府补贴、社会力量的助力和地方创新实践,渔民们逐步走上了“上岸”的篇章。
湖北省宜昌市是长江上中游分界处,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段之一,很多渔民在政府的政策帮扶下,选择了不同的“上岸”路径。一些人依托三峡大坝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营起了“渔家乐”,结合传统渔文化,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还有一些渔民成为了护渔队的一员,以实际行动守护曾经赖以生存的水域生态;还有一些人加入了福寿螺消杀队,为保护长江水系的生态平衡贡献力量。这些渔民熟悉长江水域,能够快速识别非法捕捞行为,为禁渔政策的实施和水域生态的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他们也通过生态治理工作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形成了“以水养水”的生计模式。地处湖北鄂州市长江中游南岸的梁子湖岛,退捕渔民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转型,有的为农家乐经营者和旅游从业者,走上了新型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道路。有的渔民经营大闸蟹生意,开设了乡村民宿、打卡景点等,实现了“生态+旅游”的双赢模式,在政府的规划下逐步建成了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区。这种以生态为基础的转型,不仅让渔民稳定了收入,还推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有的渔民用旧渔船的木材亲手雕刻了一艘小船,详细展示了渔船构造,并向人们讲述他曾经的捕鱼岁月和渔文化的点滴。这种文化传承与现实转型之间的交融,展现了当地渔民对传统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从过去依赖水域的捕鱼,到如今探索多元化的生计,渔民们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逐步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些渔民甚至通过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掌握了新的技能,例如电商运营、生态农业技术等,不仅为自己的生活开辟了新道路,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们适应社会变迁的韧性与智慧。政策的支持、技能培训的普及、以及渔民自身的努力,共同绘就了一幅渔民“上岸”的新图景。而他们的故事,也成为长江十年禁渔这幅宏大生态保护画卷中的生动注脚。
渔民的转型离不开政策的全力支持。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地方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多方面为渔民提供帮助。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经济补偿、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和养老医疗保障等。除了落实了渔船渔具回收、渔民社会保障、转产安置等多项政策,还要确保退捕渔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从渔船渔具的回收处置到转产期间的过渡性生活补助,政府的补贴政策充分考虑到了渔民的实际困难。
在宜昌夷陵区,政府严格落实“不落一船、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工作标准,实施了“每船必查、每证必核、每户必验”的措施,确保渔民的退出政策落实到位。政府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开展细致的排查和登记工作;为了帮助那些长期依赖渔船生活的渔民顺利过渡,宜昌西陵区渔政工作人员还特别为多年以船为家的渔民申请了住房,确保他们有稳定的居住条件。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心及服务意识,也让渔民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真诚关怀。同时,乡贤的积极参与为退捕渔民的“上岸”转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乡贤在当地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威望,配合政府与渔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渔民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退捕政策,促使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活动。并通过经济和文化上的支持,为退捕渔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退捕渔民的转型之路更加顺畅,也体现了中国式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再次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长江渔民的故事是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交织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政策驱动下完成了从捕鱼者到乡村振兴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重塑,也是对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积极探索。禁渔计划下,渔民从水上到陆地的迁移,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变化,更是生计方式和社会身份的深刻转型。渔民的“上岸”实践体现了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他们在新的经济实践中延续了对长江的热爱与守护,并通过自身努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同时,长江退捕渔民问题的解决,不仅事关这一政策的实施成效,更影响着乡村振兴和社会稳定的整体格局。未来,在政策支持、学术研究和基层治理的协同推动下,退捕渔民的“上岸”生活将更加丰富和多元,他们的故事也将在长江的奔流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书写出新的篇章。
作者:徐岑,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经济学院;覃雅,宜昌市夷陵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