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注入新活力
首页> 专题频道> 数字乡村知本论 > 正文

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注入新活力

来源:光明网2024-10-01 10:29

  乡村振兴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理论知识与技能的青年人才作为支撑,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现实。高校作为培育优质青年人才的核心教育主体,必然要承担起这一时代使命与责任。但在了解过程中不难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群体虽然也慢慢意识到了乡村振兴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受到城市优于乡村的定势思维影响,未来就业在城市和乡村之间难以果断抉择。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重点就是要讲透其中道理,摆明客观事实,进一步坚定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思想理念,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到乡村建功立业的人生志向。

  高校思政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要深入分析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现实需求,它不仅揭示了当前乡村人才短缺的现状,更为我们指明了高校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人才战略结合的紧迫性与实践方向。

  数量与质量的双重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迫切需求大量既高素质又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这涵盖了农业技术人才,他们需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经营管理人才,他们需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助力乡村企业的高效运营与市场拓展;以及社会服务人才,他们需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服务意识,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这些人才不仅要在数量上充分满足乡村振兴的各项需求,更需在质量上达到高标准,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人才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人才结构与专业技能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乡村产业结构的日益多元化,乡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在这一背景下,不仅需要继续强化传统的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更需积极吸纳数字经济、旅游开发、文化传承等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具备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的人才,将成为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不仅能够促进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还能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从而全面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构建多元化的人才体系,对于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引入与留用机制创新需求。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离不开人才引进与留用机制的创新与优化。为了吸引并稳定乡村人才,我们必须着力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且富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这要求我们在薪酬福利体系上展现竞争力,确保人才能够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回报。同时,关注并解决人才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如提供优质的住房、教育、医疗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设施,让人才在乡村也能享受到舒适便捷的生活。此外,积极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职业成长机会。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我们旨在构建一个既能吸引人才,又能让人才安心留用的良好生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支持需求。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关键在于强化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与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这不仅要求我们实施一系列精准对接的培训项目,如开展高效实用的农业技术培训课程,确保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应重视手工艺技能的传承与创新培训,激发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让传统手工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同时,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培养乡村人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他们成为弘扬乡村文化、促进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培训与教育措施,我们旨在助力现有人才蜕变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与核心骨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从理解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要进一步探索高校思政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有效路径,以通过高校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输送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做好顶层设计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高校思政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要求和结果。所以,高校在推行思政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体方案之前必须要率先做好顶层设计,从制度建设着手,将助力任务列入思政教育重点工作计划。高校可派遣专项小组深入到当地乡村领域当中,去探访目前乡村振兴在人才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到以问题为导向来因地制宜相应的助力措施,同步完善好定期会商、定期研讨、督促落实的工作机制,全方位营造出浓厚的思政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广大师生对此助力计划的了解兴致,把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与思政教育统一起来,把集中作战转为常态推进,全力构建一体化、多元化助力与服务模式。

  重视思政教育的影响,组织开展好思政教育引导活动。高校思政教育要想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提供强大助力就必须要紧密结合现实需求,以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现实需求为导向来组织开展好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建设中的服务作用。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进一步提高与乡村人才振兴建设的适配度,正视思政教育工作与乡村人才振兴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与调整的过程中建立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科学关系。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要与政治环境保持一致性,紧密结合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来更新和填充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理念内容。还有,高校应全力营造出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与思政教育结合到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人生信仰。

  强化学生贡献与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投身乡村建设。高校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核心措施是引导大学毕业生主动投身乡村建设,愿意加入到乡村建设队伍当中。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倾向于大城市就业,他们认为大城市能够提供给他们待遇更好、环境更优、空间更广的工作岗位,而这些恰恰是现在乡村的短板。要想成功扭转大学生的这一定式思维实则是极具难度的一件事情,高校需要借助思政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来予以说服和改变。首先,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学生就业导向与服务任务,寻找合适的时机开展大学生就业导向服务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观。如有必要,高校可针对毕业生群体开设与之相关的专题讲座以及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唤醒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其次,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要想办法去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要渗透更多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政策、规划以及战略内容,从专业角度来帮助大学生正确且深入解读重要政策文件以及其中所表达的精神思想,并使之发展成为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精神支柱。最后,思政课程中要渗透职业平等观教育内容,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高度注重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平等观念,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不分好坏与贵贱,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平等对待每一类职业。当前乡村就业的发展前景正变得越来越好,高校也应该使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进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到乡村就业,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

  积极联合乡村主体,打造乡村与学校共同参与的思政育人新模式。既然要以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为主要目标,那么高校就应该主动寻求与各类乡村主体之间的合作,通过联合乡村主体来精准了解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类型以及标准,邀请乡村主体加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来,打造乡村与学校共同参与的思政育人新模式。落实到执行层面,高校可尝试加强对乡村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力度,并以此为基础来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参与乡村实践和学习的机会,从而引领学生们真正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当中。举例说明,当前很多乡村地区都保留着红色文化遗迹,特别是近些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乡村面貌更是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校不妨尝试从乡村领域内的红色文化遗迹以及近年来乡村面貌所发生的变化中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以此向大学生全面展示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这种方法来打造育人阵地,从而使大学生参与乡村实践的过程中同步接受思政教育与引领。

  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三农”情怀,针对性培育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首先,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当中,高校应下意识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三农情怀,面向大学生群体广泛开展乡村情怀教育,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提升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国家项目的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的政策,帮助学生逐步明晰国家针对乡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计划。其次,将思政教育实践场地向乡村转移,组织引领大学生真正走进乡村去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们在真实的乡村实践中去感受乡土文化、农耕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埋下一颗服务乡村的思想政治。还有,高校可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尝试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乡村振兴特色专业,通过校企乡合作设置“乡村企业实训基地”和“村企带头人培育基地”,将“三农”情怀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从而带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拓展思政教育的范围与影响。众所周知,高校专业课程被划分为多个类型,其中不管哪一种类型的专业人才,都需要树立起为乡村建设振兴作贡献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全力推行课程思政模式,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借助不同专业和课程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引导式的思政教育,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此外,各专业课程教师在组织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下意识引导大学生建立以乡村振兴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专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愿意到乡村中扎根发展,为乡村振兴输送更多的人才,推动乡村的建设发展,也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建设本就是一件需要历经很长时间的艰巨任务,而且伴随着乡村振兴需求的持续拓展,其对于各专业、各领域的人才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做好随时调整人才培育方向的准备。回归到现实当中,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大批优秀人才的加入,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核心主体之一,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力整合和配置丰富资源,从思政教育工作着手,借助思政教育这一渠道和平台,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最新变化动态,并以此为导向来及时调整和完善思政教育工作规划内容,将更多思政教育资源适时适当向乡村人才培育、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方面倾斜,进而引领更多大学生在未来真正加入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当中,引导和输送更多优质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付凯利,武汉东湖学院助教)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发

  • 贵州瓮马铁路南延伸线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