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文化振作为乡村“五大振兴”之一,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振兴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凭借其灵活性、自愿性与民间性等特点,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具有弥补性优势,主要体现在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的供给主体,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物质基础,共建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氛围等方面。
当前要激活社会组织的发展潜能,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工作重心向乡村社会下沉,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实现乡村文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城乡资源要素多向开放流动的喜人局面,推进乡村文化创新,重塑乡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繁荣文化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
明晰社会组织与政府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角色定位。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是连接政府和社会的桥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发挥其作用,首当其冲要理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角色定位是积极充当“元治理者”,大刀阔斧深化行政改革,简政放权,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应平台和一定的资金,让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文化治理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自治权。体现在政策方面,要放宽社会组织准入登记,大力培育和扶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组织,做到发展与规范齐头并进;在资金方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购买服务或发展培训等方式,来扶持乡村内生型社会组织、文化公益型等社会组织,引导其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而社会组织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则是充分发挥其贴近村民、专业化、灵活度高的优势,具体体现在这些方面:为村民供给政府购买的文化服务和项目、参与乡村文化政策的制定、修改和评估、乡村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和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因此,在协同发力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政府的角色逐渐从公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保障者,社会组织也充分发挥其弥补性优势,两者角色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共同合作,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受益的乡村文化治理新格局。
培育社会组织急需的乡村文化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要尊重广大村民意愿,激发广大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要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创造更多村民本土就业的机会,让更多村民可以做到“离土不离乡”,有机会留在乡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全过程。其次,政府要坚持“造血”与“输血”相结合,创新政策举措,通过完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和人才政策,想方设法解决优秀人才的户口、津贴、社会保障等现实利益问题,提高乡村文化人才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努力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驻乡村,营造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氛围,引导“新农人”“新乡贤”加入到社会组织中来。再次,要不断提升社会组织人才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专业技能、资金筹集能力、组织运营能力、项目设计与管理能力、社区规划能力等。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仍旧偏低,严重制约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社会治理的效能。要通过常态化组织专家讲座、专题培训、外出考察交流等方式,为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进修机会,做到“授之以渔”,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文化传承能力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要建立灵活多样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乡村文化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让乡村文化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社会组织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劲的人才动力。
提升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公信力。公信力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体现了来自社会系统的认可。公信力是决定社会组织生死攸关的无形资产。社会组织迫切需要提升公信力,才能有效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其基本前提是有规范的制度和成熟的的运营机制。首先,要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监督机制,健全社会监督体系。社会组织良莠不齐,少数社会组织浑水摸鱼损害公众利益,与监管机制不到位密不可分。一方面,政府在宏观层面要一改对社会组织“重登记、轻管理”的局面,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组织日常运营的报表、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抽查或评比,督促社会组织积极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经验表明,社会组织作为自治性公益组织,要提升公信力,社会监督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在乡村文化治理中,村民要提升主人翁意识,不能袖手旁观,要充分发挥自身社会监督作用,对社会组织的乡村文化治理行为进行监管,献言献策,激发社会组织前进动力。社会组织也要主动接受监管,提升社会信任度,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一般采取项目竞标模式,通过政府购买,为村民供给公益性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因此,对社会组织工作绩效的评估尤显关键,这有助于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而第三方评估作为外部制衡机制,可以提高评估的公正性、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必要且有效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考量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村民精神文明层面的追求,包括村民的获得感、实际成效和总体目标的达成度。要引入业界口碑高、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信誉、绩效和目标价值开展专业性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和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对乡村文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推选为乡村文化中坚力量、乡村文化使者,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加强典型宣传,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激励社会组织更加健康积极地参与乡村文化振兴。
激发社会组织振兴乡村文化的创新活力。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那么,该如何增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活力呢?首先,政府要抓大放小,增强考核指标的弹性,赋予社会组织更多自主发挥空间。其次,社会组织要因地制宜,从不同乡村的经济状况、文化底蕴、地理区域、村民文化素质出发,找准特色,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让数据赋能,建立文化服务数据库,为村民提供精准文化服务。因为数字赋能是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社会治理的未来趋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鉴于此,社会组织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素养和数字能力,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积极参与乡村文化艺术资源摸底调查,分口径、分门类、分领域进行资源的整理识别和登记建档,打造文化治理数据库。在发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基础上,坚持对乡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融入现代要素,充分挖掘体现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乡土文化,赋予时代内涵,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沉浸式乡土文化体验的IP(知识产权)符号、产品和服务,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满足多样化需求,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要从新媒体技术出发,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载体,探索“互联网+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模式,打造高品质“土特产”产品和文化品牌,既让村民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同时有利于增强文化产业的传播和展示效果。要注重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等传播方式,将优秀乡村文化有机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做到落小、落细、落实。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传递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建构村民心中对美好乡村的独特意象,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使其更好了解党和国家政策,强化村民对良好家风、乡风、民风的更多认同,助推社会组织务实高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实践活动,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精神力量。
在社会组织的赋能下,乡村文化的振兴正逐步展现出崭新的蓝图。社会组织作为一股创新力量,不仅为乡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更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通过多样化的文化项目和活动,激发了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提升了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组织将继续在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与乡村居民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见证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共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新未来。社会组织与乡村的紧密合作,必将为乡村文化的振兴开辟出更加广阔的道路。
(作者:罗华丽,博士,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