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作为连接农村与城市、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其运输效率的提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智能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采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农产品运输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在此背景下,乡村物流网络的建设正逐步迈向智能化,这是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关键一环,而智能物流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管理,其中,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是首要任务。智能物流中心、智能仓库、智能分拣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物流运作的自动化水平,还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为农产品的全程追溯、温度监控、库存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
智能物流节点,如智能仓库和物流中心,借助集成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存储与快速分拣。例如,自动化立体仓库利用机器人和传送带进行货物搬运,大大提高了存储密度和出入库效率,减少了人工错误。智能物流中心利用数据分析,能够预测农产品的供需变化,提前做好库存准备,避免了因需求波动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为了实现信息的高效互通与共享,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至关重要。这个平台应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农产品的运输状态,如位置、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还能收集市场信息、气候数据、交通状况等外部因素,为物流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信息平台可以预测交通拥堵,提前调整运输路线,避免了因延误造成的农产品损失。
湖北省十堰市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深入实施,十堰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4G/5G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为智能化物流网络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数字基础。智能物流中心和智能仓库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处理效率和质量控制。以郧阳区为例,该区通过改造原有的客运站,建设了占地20亩、仓储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并引进了自动化分拣线,实现了集中分拣的高效运作。智能物流节点的建设,如自动化立体仓库,通过机器人和传送带进行货物搬运,不仅显著提高了存储密度和出入库效率,还大幅降低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和透明度,十堰市致力于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通过监测农产品的运输状态,包括位置、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确保了全程追溯和温度控制的精准执行,对于易腐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尤为重要。此外,进一步汇集市场信息、气候数据、交通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为物流决策者提供全面而及时的数据参考,有助于预测潜在的交通拥堵,提前规划最优运输路径,避免因延误而导致的农产品损耗,从而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23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我国再次重申并深化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实施力度,明确指出要加速数字化应用场景的研发与普及,这标志着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智慧农业到农村农产品电商发展,旨在打破城乡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激发农业农村经济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智能物流与乡村物流网络建设的背景下,优化物流流程是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农产品新鲜度与安全性的关键。
要实现订单处理与需求预测的智能化。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实现订单处理与需求预测的智能化至关重要。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季节性变化、节假日效应等多重因素,进行精准的需求预测,以便于提前规划库存,避免因需求波动引起的供应链紧张,而智能算法,则可以实现订单与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根据农产品类型、重量、目的地等参数,智能分配最优运输方案,减少空载率,提高物流效率。
要优化运输路线与时间管理。在运输过程中,优化运输路线与时间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产品的运输效率。运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结合实时交通数据,动态调整运输路线,规避拥堵路段,选择最佳路径,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精准的时间窗预约配送机制,与下游零售商或电商平台紧密协作,可以确保农产品在预设的时间窗口内准时送达,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装卸效率,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
要强化末端配送与“最后一公里”的优化。末端配送阶段是物流链中最为复杂且成本较高的环节,特别是在乡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优化策略包括合理布局智能配送站点,作为物流网络的前置仓,缩短配送半径,加快响应速度。同时,积极探索无人配送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无人车等,尤其在人口密度较低或地理条件复杂的乡村区域,利用无人配送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保证农产品以最佳状态抵达消费者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优化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配送网络,加速构建县域集中的采购与配送中心,以此作为推动农村客运、货运与邮政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在此基础上,大力倡导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创新业态,旨在促进物流服务的多元化与高效化。在智能物流与乡村物流网络建设的实践中,构建一个多方参与、高效协同的物流生态系统是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的关键。这要求物流主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优化物流流程,共享资源与信息,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一方面,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智能物流与乡村物流网络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例如,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智能物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鼓励物流企业投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减轻物流企业负担,提高其在乡村地区开展业务的积极性;推出人才培训计划,提升农民和物流从业人员的数字化技能,促进物流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和农户是乡村物流网络中的两大核心主体,二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至关重要。物流企业应积极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如智能仓储、冷链运输等,帮助农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采用技术培训、信息共享等方式,提升农户对智能物流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增强其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农户则应积极参与物流网络的建设,提供真实可靠的农产品信息,配合物流企业的调度安排,共同维护物流网络的高效运行。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实践场,更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探讨智能物流与乡村物流网络建设中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的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乡村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还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有必要通过建设基础智能化设施,优化物流流程,促进物流主体协同,以此提升农产品运输效率,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新宇,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殷旅江,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