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新常态出现的生产力新质态。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形成乡村发展新动能,培育竞争新优势,是破解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难题,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发展阶段,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需要明晰五大着力点,精准施策。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完善乡村振兴顶层设计
其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政府通过制定科学政策、及时出台法规,有力引导生产力发展。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激发主体创新活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和提升产业化水平。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与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有机协同,引领重大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提升转化效能。
其二,要处理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要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需要处理好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目的在于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和引领乡村振兴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避免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乡村振兴组织能力等,充分释放乡村振兴市场活力。
其三,加大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系统规划,加快出台支持未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引领性指导性文件。着眼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形成关键领域,努力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创新策源、产业承载、资源保障的多层次空间格局。
贯穿创新主线任务,实现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提高至2.64%。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逐渐增强,为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一,精准布局乡村振兴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乡村振兴产业链的支撑作用。创新领域方面,要以乡村振兴产业链布局为重点、供应链安全堵点精准布局,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科研与经济发展有机协同。创新方式方面,持续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创新主体方面,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乡村振兴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形成乡村振兴新兴产业“策源地”。
其二,以科技创新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持续发力,加强乡村振兴基础研究。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与新兴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交叉互融。二是聚焦主要矛盾问题,做好乡村振兴“集中攻关”。瞄准科技前沿,面向乡村振兴经济主战场与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科学统筹、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三是把握战略机遇,实现乡村振兴跨越发展。
其三,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推进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塑造更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乡村振兴企业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快布局乡村振兴企业技术中心并形成成果转化链条。
释放乡村振兴产业载体动能,推进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
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现代产业。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注重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中的运用。创新产业孵化能力持续增强。一大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主要领域。
其一,推进乡村振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塑造形成的过程,也是主导产业等迭代升级的过程。一方面,要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延伸乡村振兴产业衍生的产业链,提升乡村振兴产业附加值,带动传统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改造。
其二,重点培育乡村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明确发展方向,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要强化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互关联,培育一批乡村振兴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乡村振兴新兴未来产业集群;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积极开展前瞻性乡村振兴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城市乡村协同发展。
其三,建立乡村振兴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等,推动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乡村振兴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乡村振兴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乡村振兴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
整合乡村振兴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人力资本跃升
人才是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新时代,我国劳动力素质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职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生产力从量到质的飞跃提供了坚实基础。要抓住我国人力资源由量转质的发展特征,推动乡村振兴人力资本跃升,为加快塑造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其一,着力乡村振兴人才自主培养,做好科教兴国战略基础性工作。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优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
其二,优化乡村振兴人才结构、空间布局。一方面,优化乡村振兴人才结构,前瞻性谋划“人才地图”。针对人才类别和特长,选拔培养一批乡村振兴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打造各类互补性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另一方面,优化乡村振兴人力布局,科学使用乡村振兴人才资源。
其三,完善乡村振兴人才评价、考核制度。一是在乡村振兴人才评价方面大胆探索,“不拘一格降人才”。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荣誉体系,加大对承担乡村振兴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加大对乡村振兴相关优秀科研人才和重大科研成果的表彰宣传力度,使科研人才收获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
其四,积极培育高质量乡村振兴技能劳动者。一是提升乡村振兴劳动者知识素质,促使劳动者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二是提升乡村振兴劳动者创新能力,激发劳动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三是培育乡村振兴劳动者协作精神,促进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加强乡村振兴领域对外开放合作
其一,不断完善乡村振兴领域开放创新机制。一是深化乡村振兴创新对话机制,加强对外研发合作、创新政策、技术标准等深度沟通,围绕政策制定、科技合作等内容开展深度对话合作。二是深化政府间乡村振兴科技合作机制,打造乡村振兴新型科技伙伴关系。三是深化乡村振兴产业界深度参与机制,争取全球产业布局的主导权。
其二,促进乡村振兴开放创新资源双向流动。一是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平台,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未来产业领域的产业平台共建等工作,强化国内外乡村振兴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互动。二是提升乡村振兴企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实力的乡村振兴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三是鼓励外商投资乡村振兴新兴产业,在国内设立乡村振兴科研合作平台。
其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一是主动参与相关国际科技合作规则制定,提升设置乡村振兴相关全球性议题的自觉性,提升对相关国际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二是优化乡村振兴驻外科技机构和科技外交官的全球布局,鼓励设立乡村振兴相关新国际组织,发挥民间交流在促进乡村振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的作用。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与适应国际创新生态,在更高起点和更高水平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助力加快形成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张业蕾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