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 “量体裁衣”有助于精准普法
首页> 专题频道 > 正文

 “量体裁衣”有助于精准普法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024-03-27 11:38

  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我国的普法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定领导下,法律春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在这35年的光辉历程中,我国为提高普法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出台了很多文件,普法的形式也日新月异,“订单式普法”“线上线下普法”等词语不断出现在各类普法的工作报告中。但也有群众反映有些普法不“解渴”,甚至认为有些普法流于形式。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普法内容和普法受众贴合不紧密,没有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普法工作,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根据受众“量体裁衣”满足群众的普法期待。

  一是“裁衣”素材要从受众常见人、常见事中寻找。和受众普法的素材不应生硬地从法学教材、新闻报道中截取,而应走到受众身边中,讲述发声在其身边的“小案例”,从小切口中讲述案件的大道理。如去农村地区普法,可就本地区农村中常见的邻里纠纷、继承、彩礼、土地承包等常见问题作梳理进行讲解,结合每个地区的村规民俗,让法治的种子在本地区开出绚丽的花朵。

  二是用适宜的“针脚”让普法形式更接地气。每个地区甚至每个村的情况都有其特殊性,在普法过程中,要善于从“拉进关系”入手,用受众能听得懂的方式讲述法律故事。“民间借贷好是好,一张借条少不了。口说无凭立字据,眼见签字是必须……”,在云南,一曲极具民族风情的“布朗弹唱”植入法治元素,将法治“弹成曲”,把道理“唱成歌”,让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用得上,真正把普法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三是把普法内容“裁”出合适的款式被更多群众接受。很多群众不愿意去参加普法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去了听不懂,或者是觉得浪费时间。所以在普法过程中不仅要语言接地气,还要善于创新形式,善于抓住普法时机,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普法。篮球一直是东莞的“城市名片”,当地司法局充分利用“城市篮球联赛”颁奖晚会的契机,促成“唱说民法典”快板登上篮球舞台,让普法文艺演出通过篮球与普法的互通共融。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民族文化宫里珍宝千千万,但说到“镇馆之宝”,首先想到的便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长鼓,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芳容”。
2025-11-28 13:02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