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是一种“生命的传承”;
而做出加入中华骨髓库、登记器官捐献的决定,正在成为一种“爱的传承”。
前者像电波,在素不相识的茫茫人海之间找到同频;
后者像涟漪,在家人、朋友间,一圈圈荡漾开来,激起更多波纹。
在无数波纹的映射下,生命之光,格外耀眼。
传兄长大爱
来自山西的燕强今年42岁,是一位普通的煤矿工人。燕强的兄长燕青,曾从事红十字志愿服务7年,可惜43岁时突发急病,与世长辞。家人依其生前所愿,捐献其器官,拯救了三位器官衰竭患者。
兄长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全家人。2019年,燕强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燕强的爱人也受兄弟俩影响,加入当地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动员工作。
图1:工作中的燕强
今年9月,在电话里,燕强得知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惊讶又兴奋地向工作人员强调了捐献意愿:“没问题!太好了,可以做好事救人了!”救人,简短有力的两个字,让人心生敬意和震撼。
接到通知后,燕强默默加强锻炼,均衡饮食营养,确保捐献计划不在自己这里出任何差错。即便到了入院注射动员剂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在坚持每天定时散步,让身体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图2:完成采集后的燕强
11月,山西气温骤降,但采集医院里暖意盎然。这一天,对于相隔两地的供患家庭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历时三小时,造血干细胞采集顺利完成;凝聚着燕强一家人大爱的生命的种子,将很快在新的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圆父亲之梦
“真没想到,入库1年就配型成功了,您看,我报名时候的照片还珍藏着!”90后天津女孩小琪,在采集室里兴奋地给工作人员看照片。这一天,她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为一名捐献者,为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命曙光。
图3:小琪仍珍藏着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照片
去年7月,小琪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入库采样活动,仔细了解后,便主动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8月,来自天津红十字会的电话令她喜出望外,她当即表示同意捐献。“那天我偶遇一只奄奄一息的受伤小猫,就把它带去宠物医院治疗,下午又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一天两次挽救生命的机会,让我久久难忘!”
巧合不止于此。当小琪把配型成功的消息告诉父母,才意外发现,父亲竟然也是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2003年入库,至今还未配型成功。小琪一度担心父母会反对自己捐献,没想到父亲甚至比自己还激动:“大胆去救人吧,爸爸支持你,也谢谢你实现了我的救人梦想!”
图4:采集现场的小琪
由于小琪的手臂血管较细,且患者体重较大,采集时间将近10小时。对此,小琪没有一丝怨言,只是微笑着说:“只要能把患者救活,再辛苦也值了!”出院当天恰逢小琪的生日,小琪说:“这是我的生日,也是患者重获新生的日子,希望把这份幸运带给他,愿他勇敢坚强,早日康复!”
“人道、奉献、博爱”,从一个人,到身边的更多人,正在成为一种新家风、新校风,乃至全社会的新风尚。我们期待和您一起,将这份伟大的善意传播给更多的普通人,让生命之光持续绽放!(刘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