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闽文脉·记忆 | 集美学村:百年回响 弦歌传唱
首页> 专题频道> 第三届嘉庚论坛 > 正文

八闽文脉·记忆 | 集美学村:百年回响 弦歌传唱

来源:学习强国2023-10-22 15:30

  2023年是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也是“集美学村”正式命名100周年。

集美学村正门(来源:集美旅游)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集美学村和集美学校既经历了艰难曲折,也抒写了灿烂篇章——一起走过艰难缔造和发展改进岁月,经历了播迁和复员,迎来了新生,又历经磨难,终于在改革开放中振兴跨越,在新时代开创新局。

龙舟池旁,集美学村,水与楼相依相傍,相得益彰。(但丁摄)

  作为集美学校的缔造者,陈嘉庚在集美学村留下的不仅有大量以学校形态、建筑形态为代表的物质遗产,更有极其丰富的以嘉庚精神为代表的精神遗产。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风范长存、精神永驻。

集美学村是多个院校、文化机构的聚集地,这里拥有独具风格的嘉庚建筑群,将中西方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廖稼业 摄)

  1913—1936年:从成立集美小学到拥有12所学校,开启集美教育新纪元

  2023年,“集美学村第一校”集美小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

如今的集美小学(来源:集美小学)

  1912年9月,在南洋创业的陈嘉庚怀揣报国抱负,从新加坡回到故乡集美筹办教育。

  在当时,要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创办新学,困难重重。陈嘉庚不懈游说,劝说族人消除宿怨,设立新学,终于让大家同意将7间私塾关停,其中就包括陈嘉庚自己于1894年出资开办的惕斋学塾。

惕斋学塾(来源:集美大学)

  1913年2月,乡立集美两等小学校“假集美祠堂为临时校舍,行开幕式”,学生135名。陈嘉庚参加了开学典礼,他在致辞中讲了私塾的弊端和新学的意义,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这就是集美小学的前身,也是集美学校的“起点”。

  最初的集美小学借用大宗祠、诰驿(宗祠的照屋,曾为驿站)、二房角祖厝办学。一所学校的五间教室分散于三处,春季多雨水,师生上课很不方便,陈嘉庚就想建自己的校舍。他以两千元买下了村西的废弃鱼塘(海埭),“填池建校”,建设小学校舍。

  当年8月,7间平屋的木质新校舍落成,操场整平,这就是集美学校的第一座校舍和第一个操场。

1913年建成的集美第一座校舍(陈万里 摄)

  1917年2月,集美女子小学开办。在当时,这是闽南一带前所未有的“开创之举”,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称之为“在闽南首开女禁”。这也是中国较早开办的女校之一。

  1935年1月,女子小学改为集美师范附属第一小学,1936年8月,一附小(女子小学)和二附小(男子小学)脱离师范独立,合并为集美小学。

  “闽海之滨,有我集美乡……全国士,聚一堂,师中实小共提倡。”《集美学校校歌》传唱百年,至今仍在无数海内外集美学校校友心中久久回响。其中“师中实小共提倡”一句,体现了嘉庚办学的深邃思想和科学规划——既有学前教育、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又有师范、实业教育等专门职业教育。

  以集美小学为起点,陈嘉庚创办了一系列学校。1918年3月10日,集美师范、中学同时开学,陈嘉庚、陈敬贤亲自定的校训“诚毅”颁布。“诚”含有忠诚祖国、诚信做人之意,“毅”则含有刚毅顽强、百折不挠之意。校歌也同日颁布。

1918年颁布“诚毅”校训(林斯丰 供图)

  1919年2月,集美幼稚园成立,这是福建省第一所由华侨开办的幼儿园,也是国内最早由国人自己创办的幼稚园之一。

1926年的集美幼儿园(来源:集美大学)

  1919年6月,陈嘉庚回到集美,一边紧锣密鼓筹办厦门大学,一边解决集美学校的师资难题,遴选校长,建设校舍,同时开办实业教育。1920年起,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职业教育相继开办。

陈嘉庚巡视校舍建设工地。(林斯丰 供图)

  1921年2月,集美学校设立女子师范部,辖女子小学,招收女子师范讲习科和预科。这时,学校确定“福建私立集美学校”为总校名,内分师范、中实(包括中学、水产科、商科)、女师(女小隶之)、小学、幼稚园5个部,形成了“师中实小共提倡”的局面。

1921年,集美学校水塔进行改造,加上穹顶兼做钟楼,并安放了一口大铜钟,以钟声为号,统一集美学校所辖各部的作息时间。(林斯丰供图)

1933年集美学校二十周年,延平楼前镌刻校训“诚毅”和校史。(来源:集美大学)

  1923年至1925年,陈嘉庚企业蒸蒸日上,是他一生得利最多和资产最巨之时。陈嘉庚认为这是发展学校的难得机会,一再函促校长加速校舍建设和增添设备,延揽名师,扩大规模,大量招生。这一时期,不仅是校舍建设的黄金期,还增办了农林部、国学专门部和幼稚师范学校。

1925年集美学校西北隅(林斯丰 供图)

  1927年至1936年,集美学校进入改进时期,变更组织,改部为校。当时,集美学村有12所学校。各校虽几经变更,但教学不断改进,管理更加规范,形成了优良的校风。

集美学村(来源:福建日报)

  1937—1948年:辗转播迁多地,烽火中艰苦办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集美成为福建的最前线,集美学校师生被迫离开集美学村,走上了艰难的内迁之路——师范、中学、商业、农林、水产航海等各校师生翻山越岭来到安溪县,创造了全体师生零伤亡,数以万计册图书、千余件教学设备零损失的奇迹。集美小学则移至孙厝、后溪石兜村。

  1938年1月,各中等学校在安溪县文庙合并办理,名为“集美联合中学”,各校改设为科。

1940年陈嘉庚与内迁安溪的集美中学初高中毕业生合影(来源:集美大学)

  1939年1月,沿海局势进一步恶化,赴内陆上学的学生剧增,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各科脱离联合中学,再一次踏上“旅途”,迁移至三明市大田县,合并为“集美职业学校”。

  1941年,由于集美中学学生数量猛增,学校分设高中、初中部,安溪的校舍已容纳不下,因此高中部迁到南安诗山。

  内迁期间,集美学校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

  在大田,日寇飞机时常骚扰、轰炸,空袭警报一响,师生们5分钟内就登上仙亭山,隐藏在绿树丛中。于是,高山顶上出现了神奇的“森林课堂”——头顶上敌机盘旋,黑板挂在树上,教师站在树前授课,学生席地而坐听课。

“森林课堂”旧址(温欣孝 摄)

  航海训练要搭台跳水,师生们选定河段,集体掏筑深池;水产科要搞淡水养殖,大田乡亲们帮忙物色地盘,挖掘鱼池;农科所办实验农场没土地,乡亲们让出20多亩水田……烽火岁月里,集美师生和大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田县玉田村因此被誉为“第二集美学村”。

大田第二集美学村一隅(来源:集美大学)

  内迁期间,集美学校师资短缺,许多校友响应母校号召,放弃安定工作和优厚待遇,奔赴大田,留下了“千里走单骑”“离船从教”等感人故事——在广东汕尾水产学校任教导主任的校友陈维风,听说母校需要专业人才,义无反顾地提交辞呈,挑着一根扁担,一头放行李,一头坐着幼小的女儿,从广东徒步来到大田。原来,陈维风在集美毕业后,曾受陈嘉庚资助赴日本留学。

  在英国一艘万吨远洋轮船当船长的校友俞文农,接到母校召唤,毅然放弃高额工资,赔付巨额违约金,带着自己的航海专业书籍就回国到大田任教。

“船长教师”俞文农在大田集美水产航海学校上课。(俞婉华供图)

  抗战胜利后,各校相继复员,迁回集美,直到1946年全部迁回厦门,结束了这段校史上最为艰难困苦的播迁时期。集美学校一边加紧修葺校舍,努力恢复旧观;一边加强校务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各校励精图治,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办学质量。

  1949—2023年:构筑完整教育体系,实现校主“世纪之梦”

  1949年9月23日,集美解放,集美学校迎来新生。

集美小学校园内的陈嘉庚塑像(来源:集美小学)

  在陈嘉庚亲自主持下,集美学校积极修复被战火毁坏的校舍,同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学校迅速得以恢复并有了很大发展,新办水产商船专科学校,省立水产职业学校和省高级航空机械商船学校的航海科并入,厦门大学航海专修科与集美水产商船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开办,学村面貌焕然一新。后来,各校逐步由人民政府全面负责。

陈嘉庚陪同来宾参观扩建中的集美学校(1950年代)。(来源:集美大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集美学校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中等学校和小学、幼儿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实现教育振兴。1994年10月,集美学村五所高校合并组建为集美大学。

  其实,早在1923年,陈嘉庚在给时任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的三封书信中,就提及要把集美学校办成集美大学的设想。

  他在第一封信(1923年1月27日)中明确提出:

  本校将来应改为大学。

  在学科建设方面,他考虑“厦大办不到之科而由本校承办,并助吾闽各科学之完备也”。同时他还就师资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愿往欧美留学或调查考察,以一年为限。应开各费,由本校负责。薪俸与优待费,仍旧准(原来的标准)给。”“若于普通学毕业(指大学毕业)后,有意再留一、二年更求高深之学问者,本校可助其学费,俾他年回国得尽本校之职务,而壮名称实于集大(指拟办的集美大学)也。”

  在第二封信(1923年2月23日)中,陈嘉庚先生提到,预算过几年如能获利250万元,可供两大学(指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之费。

  在第三封信(1923年2月28日)中,先生则详细表达了关于校舍建设的设想。

  故今日计划集美全部,宜以大学规模宏伟之气象,按二十年内,扩充校界至印斗山(在集美学村北面)。建中央大礼堂于内头社边南向之佳地……至于大学校舍之地址,弟意非内头社,后则许唐社后诸近处,另独立山岗,建较美观座座独立之校舍。

  由此可见,陈嘉庚先生当年对办集美大学有过很周密的考虑。集美大学的成立,算是圆了校主的“世纪之梦”。

集美学村及其附近图,摘自1923年10月28日《集美学校周刊》。(来源:集美大学)

  陈嘉庚创办的职业教育,经历多次改革演变,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集美水产、航海“分家”,孕育出今天的集大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以及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集美商科发展成为如今的集大财经学院,并“孵化”出集美工业学校,弥补了原来“嘉庚系”职业教育独缺工业教育的遗憾。如今,集大航海、财经学院被称为“航海家的摇篮”“福建财经人才的摇篮”。

  一百多年来,集美学村已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博士生培养的完整教育体系。2016年,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时光慢慢流逝,而嘉庚建筑也丝毫没有褪色,那些建筑里的故事、那些一代代传承的嘉庚精神依然熠熠发光。(杜华榕 摄)

  倾资办学:企业可以收盘 学校决不能停办

  陈嘉庚创办并维持集美学校近半个世纪,倡办并支撑厦门大学16年。他抱定“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立志一生所获财利,概办教育,为社会服务”。

陈嘉庚与集美学校学生(1950年代)。(来源:集美大学)

  1919年,陈嘉庚计划回国长住,专心致志办教育。在启程回国前,他将在南洋的所有不动产全部捐作集美学校永久基金,并宣示此后其经营及产业逐年所得之利,“虽至数百万元,亦决尽数寄归祖国,以充教育费用。”

  20世纪30年代,陈嘉庚企业惨淡收盘。虽然企业倒闭了,但是他对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资助并没有停止。企业收盘前,汇丰银行的副总经理找到陈嘉庚,表示可以继续支持陈嘉庚的企业,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陈嘉庚停办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陈嘉庚干脆地拒绝了:“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

厦门大学群贤楼群(来源:厦门大学)

  1961年,陈嘉庚在北京逝世,将遗产300多万元全部捐于学校和乡社建设。人民教育家黄炎培感叹:

  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嘉庚)先生!

  细数“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陈嘉庚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第一;而质量优劣,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他曾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喻指选择校长的重要性,又提出“要严选良师”。

  陈嘉庚对教师十分尊重,给予优厚待遇。鲁迅原来在教育部任职,月薪虽然有300多银元,但经常拖欠,鲁迅对厦门大学给出了“风景绝佳,绝不欠薪”的评价,这正印证了陈嘉庚重视教师的做法。

厦门大学拥有“中国最美大学校园”之美称。(来源:厦门文旅)

  百余年来,集美学校聘请的教师成千上万,可谓名师荟萃,教泽绵长。史学泰斗钱穆,哲学名师吴康,文史地学家范毓桂,语言学家吴文祺,图书学家蒋希曾,诗坛才俊白采,幼教先驱张宗麟,美术巨匠张书旂,体坛名将吴德懋,童子军总教练顾拯来,音乐大家蔡继琨等,他们都曾经是“集美学村的先生们”。

陈嘉庚与集美学校的“先生们”合影(林斯丰 供图)

  名家云集,使集美学校被誉为我国南方的“文化重镇”。

集美学村全景图(陈嘉庚纪念馆 供图)

  作者:林桂桢 林斯丰

  专题策划:“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 责编:雷渺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沪苏湖高铁通车运营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脉

  • 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箭楼恢复向社会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