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护航高质量发展
首页> 专题频道> 经济专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权威发布 > 正文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2023-07-17 17:5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准确认识、全面把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加快其构建进程?我们可以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足迹中,找到生动、深刻的指引。

  坚持一以贯之,不断探索市场经济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地方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负责过县、市(地区)、省等不同层级的工作,抓经济工作是他较长时期所面对的中心工作。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曾发表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他在论文里写道:“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显著不同,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许多规律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这些都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发现和认识”。

  从他在河北正定提出“商品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的经济”,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鲜明提出“我们很有必要树立‘市场为主导’的战略思想”,到他在浙江多次强调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到十八大以来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些循序递进的表述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对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探索、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放管服”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考验执政能力的关键之一。“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从福建的“马上就办”,到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再到上海的“一网通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地方履职路线,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政府效能提升路径。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升政府效能”正是实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政府职能转变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重视和强调的话题。早在2001年5月,在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论坛上,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就明确提出,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更多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习近平推动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审批制度改革可谓大刀阔斧。

  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外商投资的审批慢、审批难,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的倡导下,福州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一栋楼办公”,各部门办事窗口集中于一栋楼,全部手续不用出楼即可办成,投资项目审批做到“马上就办”。从“一栋楼办公”推开,福州出台了一系列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的举措,还形成了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问题的机制。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做客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时,用浙江实践案例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了解释和解读,“我们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浙江过去有3000多项政府审批,减少到现在只有800多项,成为全国审批手续比较少的一个省。我们还通过机关效能建设,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审批项目减少了,政府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服务,市场的这只手壮大了,政府也可以转换出更多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去管。”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就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要推进简政放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新的政府管理体制。

  “放”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放管结合”,做到“放而不乱、管而有序”。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放管服”改革,“放”了以后,“管”跟上没有?“服”到位了没有?光“放”不“管”不行。

  作为政府权力重塑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市场监管工作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科学高效的“大监管”激发释放“大市场”活力。

  目前,我国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已经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免证办”“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以“减证”促“简政”,降低了企业进入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坚持系统集成,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释放发展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我国巨大市场潜力,聚集国内外资源要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市场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他多次强调,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夯实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根基。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中表示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这四条举措赢得国际社会交口称赞。2021年10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讲话时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2022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我国将从基础制度建设、市场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表明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的鲜明改革决心。

  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场体系改革方面,立法、执法、司法全方位产权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完善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场制度。

  拆除“路障”、扫清“壁垒”、打通堵点,这些年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基础制度、运行效率、开放程度、监管体制等方面不断完善,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在超大规模市场中融合、迭代,市场吸引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彰显,形成了12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亿多人口、4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内需市场。

  目前,我国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加速向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600万公里。

  系统集成,整体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统一大市场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设施加快联通,要素市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共识不断凝聚,公平竞争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法治引领,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时强调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各类经营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早在2002年6月,为了总结晋江这样一个改革开放前还要依靠政府补贴的县,如何快速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总量位居福建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县级市的经验,习近平同志带着工作人员赴晋江调研,总结提炼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晋江经验”之所以能成功,一个关键原因是优化营商环境,使企业安心发展实体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通过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促进全社会高效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法治引领和护航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共同期待,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的话题。

  早在2003年,合作社现象在全国还不普遍,不具备统一立法条件,让很多已经成立的合作社在实际工作中四处碰壁。看到这种情况,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要为发展创造一个必备的法制环境。2004年11月11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获得通过,成为我国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规。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对此有专门论述。他从“三个如果”论证了这个论断:如果不从法律上确认经济实体的法人资格,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如果缺乏维护市场秩序的法治保障,市场行为就会失当,市场信息就会失真,公平竞争就会失序;如果缺乏对不正当市场行为进行惩防的法治体系,守信者利益得不到保护,违法行为得不到惩治,市场经济就不能建立起来。

  只有在公平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中,企业才能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近年来,我国在市场准入、监管服务、反垄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厚植法治营商沃土,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

  2020年初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立了对内外资企业等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标志着以政府立法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22年11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草案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稿对政务诚信建设、失信惩戒、权益保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积极推动地方信用立法,目前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专门的社会信用地方性法规,另有6个省(市)已将信用相关条例纳入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打造一个有利于经营主体开放透明、稳定预期、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是保证企业家、创业家安心干事创业的重要因素。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是优化营商环境一直不变的承诺。

  2023年开年以来,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各地区各部门把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去谋划、去部署,进一步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促进公平竞争,推行政务服务网络化、标准化、便利化,扩大市场准入。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况下,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优势会更加明显。

  改革从实际出发,从解决问题入手。近年来,我国不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数据显示,目前登记在册的各类经营主体达1.7亿户。庞大的经营主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不断夯实。

  坚持科学高效,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

  科学高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

  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布局中,在宏观经济治理的实践中,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为厦门经济特区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福州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

  担任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领路人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加强对中远期的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一以贯之。

  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把五年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展望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更有方向感、历史感、战略性。”“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赋予“宏观调控”更加丰富的内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战略安排,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潮头掌舵,破浪前行。总目标和分目标、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勇毅前行续写华章;调控政策加强协同、紧密配合,调控方式不断创新、灵活有效,调控工具持续丰富、更加强大,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日益清晰、日趋完善,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岭南四月,春光明媚。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考察。这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到这里考察。从湛江、茂名到广州,4天时间,辗转千里,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一路调研、一路思索。展望中国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充满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以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为战略指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必将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本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3年第5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 贵州剑黎高速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参观采访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共同见证延安创新高质量发展,在延能天元,媒体团深入了解延安传统煤炭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互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2024-10-22 13:46
10月20日,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的百余名全国媒体编辑记者、网络大V满怀崇敬之心,走进延安革命旧址,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寻历史记忆,感受圣地魅力。
2024-10-22 13:41
无锡·延安智算中心以先进的计算技术、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创新的科技应用,构建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世界。
2024-10-22 13:37
来延安一定不要错过延安文艺纪念馆。
2024-10-22 13:31
10月22日、10月23日,每天9:30-12:30,陕西卫视《逐梦之路——行走在绿水青山间》融媒直播和您一起探访绿水青山新延安!
2024-10-22 13:27
平昭高速狮子山桂江特大桥顺利合龙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精准浇筑,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平昭高速TJ3分部狮子山桂江特大桥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幅合龙。
2024-10-22 13:05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延安精神”。
2024-10-21 23:55
老旧改造成效显,群众各个喜笑颜开。
2024-10-21 23:47
“延安人的扫街,不只是捕捉美的瞬间”。
2024-10-21 23:38
在2024年的今天,延安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跟着网络达人“陕北老水”卢永永一起去看一看吧!
2024-10-21 23:27
一叠红纸,一把剪刀,巧手“舞动”间,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
2024-10-21 23:18
你知道吗,石油一词居然出自陕西延安!
2024-10-21 23:13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
2024-10-21 22:40
2024年10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委网信委指导的“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省延安市启动。
2024-10-21 22:34
2024年10月19日,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来自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共同体验蒙山派长嘴壶非遗项目。
2024-10-21 17:55
2024年10月18日,江苏南通,市民在图书馆看书。
2024-10-21 17:23
1933年,红二十六军开辟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剿”,后来,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
2024-10-21 17:13
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现场,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刘美艳介绍,1935年10月,一支经历九死一生的队伍,终于抵达延安,我的爷爷奶奶就身在其中。
2024-10-21 17:12
陕西黄陵县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上任20多年来,实现村人均年收入从原先的不足800元到如今超过3万元。
2024-10-21 17:10
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现场,“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表示,56年里佳县老百姓的健康就是自己的牵挂。
2024-10-21 17: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