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稻鱼鸭共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何以在黔东南流传千年?
首页> 专题频道> 文化专题> 道中华> 要闻 > 正文

稻鱼鸭共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何以在黔东南流传千年?

来源:道中华2023-07-05 19:33

  特定地域与产业选择、传统业态与民族文化的高度和谐,正是稻、鱼、鸭共生系统得以长久保持、风行千年而不衰的密码所在。

  2022年12月,在加拿大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向参会嘉宾分享“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典型案例,向世界展示千百年来当地各族群众的农耕智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再次赢得广泛关注。

  早在12年前,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就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其中蕴含的古朴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从江县,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既能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为百姓提供重要的生存所需,又能防止环境污染,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而更为重要的是,放眼整个黔东南,“春耕波光盈盈,稻田鱼鸭薅秧,金秋鱼肥稻香”,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其实是当地汉、侗、苗等各民族在长期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孕育、发展、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侗寨的秋收时节。(吴德军 摄)

  “饭稻羹鱼”的传统

  《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

  位于楚越之地的黔东南从唐至元皆为“禾(糯)区”,汉、苗、侗等民族以多种糯、禾为生,延续至今,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形成恰恰源自当地各族群众“饭稻羹鱼”传统。

  在正常的稻作环境里,人们靠水稻的丰收提供日常食物热量,上山采果、下河弄鱼捞虾、田间摸螺拾贝、野地狩猎……都足以果腹生存。但随着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粮食和饲料难以兼顾,山野资源有限,如何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成了稻作农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于是,我国南方地区稻、鱼、鸭共生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

  黔东南稻作梯田分布广、类型多,全州16个县(市)都有连片的古梯田群,最大的连片梯田达2万亩以上,其中尤以从江的加榜梯田扬名于世。各地梯田与村落、森林、溪沟的空间布局和相互关系大体相似,实施的耕作制度亦一脉相承——

  “梯田造在山间,山林涵养水源,山涧流灌梯田;田坎边坡割草,牛圈上坡沤肥,就近施肥培土……”《黔东南州志》中如此总结凝练了梯田稻作系统的特点。

  ▲从江县加榜梯田。(吴德军 摄)

  在这个共生系统中,对稻、鱼、鸭的安排也有重叠和交叉:

  春耕时节,农夫撒施农家肥并浅水翻犁稻田。此时正值新孵化出来的雏鸭开始跟着母鸭觅食。母鸭顺着犁道吞咽着犁铧撬翻出来的鳅鳝螺贝,雏鸭紧跟在其后,将翻犁出来的蚯蚓和虫豸大快朵颐。

  田耙平蓄水之后准备栽秧,往田里放养去年秋天留下来的小鲤鱼,即“老口鱼”,或专门培育的鱼苗。新栽下去的稻秧还未定根时,鸭家族的老老小小暂时谢绝到田里“打卡”,须到小河边或池塘中暂住一段时间,待田里稻苗开始分蘖、封行,杂草杂虫、虾蟹螺贝也生机盎然之际,方将食量惊人的鸭仔放归稻田。

  鸭子水里觅食、捕捉飞虫,还荤素搭配取食浮萍、水草。逐渐长大的田鱼喜食农家肥滋生的腐殖质、浮游生物、浮萍和飘落到水面上的稻花。鸭、鱼排放粪便到田里,完成优质肥料的就地转化,对水稻高产稳产发挥了潜在作用。另外,鸭、鱼活动抑制杂草、杂鱼和害虫,搅浑田水时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人工薅秧除草、人工施肥的工作。

  待到稻穗即将成谷,鸭子也可以售卖了,日渐肥美的鱼儿则留守稻田。秋收时,农夫们一边刈稻打谷一边举囥(一种储存器物)捉鱼,而后将捕到的稻田鱼煮成黔地最地道的酸汤鱼,犒劳前来帮忙的左邻右舍。或为增添野餐情趣,由主家预备佐料,大伙现场捉鱼、生火,一顿野外“鱼宴”就成了。

  此后,留在田里的鱼随着稻田“泡冬”继续蓄养,需要待客或节礼时再随时取用。有的农户为计划保鱼或为来年留下“老口鱼”鱼种,往往在田中挖一个小鱼凼(小鱼塘),鱼凼上以树枝搭建“鱼窝”,好让鱼儿在此安稳渡过秋旱、寒冬。

  ▲从江县高增乡岜扒村的稻田鸭。(吴德军 摄)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的稻田鸭。(吴德军 摄)

  ▲从江县丙妹镇銮里村的孩童在稻田里抓稻田鱼。(吴德军摄)

  这样的生产系统是我国古老传统的农耕时代的产物,是一条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驱动农作物资源多样性的新型农家生存发展路径,真正做到了生产生活与环境协同发展,有效留存了遗传资源丰富多样的糯稻、鲤鱼、水鸭等地方品种。

  流行千年的密码

  黔东南州世居汉、苗、侗、水、布依、土家、壮、瑶、畲、仫佬等民族,各民族均为历史悠久的稻作民族。由此,我国传统的稻作文化留下了地域性、民族性的深深烙印,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份“黔东南特色”。

  从江以北的黎平、榕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台江、雷山、丹寨等15个县市也长期沿袭稻、鱼、鸭种养模式,其中三穗县的“三穗麻鸭”、天柱县的“天柱骡鸭”、锦屏县的“婆洞鱼苗”还创建了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农业品牌。在发展优质、高效、有机农业的今天,传统的稻鱼鸭共生模式甚至已经被提升为“稻鱼鸭工程”,被当地政府大力扶持。

  勤劳智慧的黔东南人民始终坚守着与大自然“万物共生”的传统,响应季节的变化,熟悉土地的秉性,主动顺应、融入大自然生态系统,最终促成了生态养殖、种植和绿色循环、发展的完整生物链。作为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既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功能。

  黔东南各族群众的衣食住行都与稻鱼鸭这种传统的农耕模式紧密相联,当地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如端午龙舟节抢鸭、鼓楼抢鸡、尝新节、十月苗年节、十一月侗年节、鱼冻节等都有许多与农事活动相关的内容;新生儿满月时要“送月米”;台江县九摆苗寨的鼓藏节期间“姑妈回娘家”时,必备公鸭、鱼、米酒、糯饭作为礼物,等等。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村民在晾晒香禾糯稻谷。(吴德军摄)

  ▲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展示稻田鱼。(吴德军 摄)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的侗族大歌。(吴德军 摄)

  种稻是黔东南地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糯米是人们须臾不离的传统食品,节日必用,祭祀必需,或粑或饭,或制糕或酿酒,运用极广。

  至于鱼,当地人祭祖要有鱼,接亲嫁女要有鱼,红白喜事要有鱼,稻田养鱼成了先祖曾经闯荡江河湖海经历的永恒纪念。

  还有,被赋予“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阔步天下”等美好寓意的鸭蛋,每年农历“二月二”彩色鸭蛋就挂满了孩童的身上;绿头公鸭则作为仅次于牛的崇高礼物和祭品,一直是当地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必备之物。

  可以说,正是由于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民族生动而深刻的生产生活互动、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让稻鱼鸭复合系统更为绚烂多彩、历久弥新。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用彩色水稻勾勒出的以“稻鱼鸭复合系统”为主题的稻田画格外引人注目,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田园风景线。(吴德军摄)

  (作者:吴寿昌,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慧蕊,《中国民族》记者。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6期。)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杨新华

  统筹|康坤全 刘佳

  责编|刘娴

  审核|牛志男

  编辑|张昀竹 贾天粒

  制作|胡琪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丰南:新春游园引客来

  • 自贡: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