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躬耕乡野到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每到一地都关心慰问科技工作者,并强调要积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前瞻之见、奠基之举、长远之策,谱写了大国创新的历史新篇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一重大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第一动力论”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经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带领村民推广应用沼气技术,改善了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在产粮大县河北正定,习近平同志倡导举办了全省首届县级科技情报学习交流交易会,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探索出科技成果向基层转化的“正定经验”,开拓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浙江克服经济发展“先天不足”、化解“成长的烦恼”、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同志将人才作为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认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1983年3月,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为解决当地存在的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短缺问题,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了正定县招贤纳士“人才九条”,并在《河北日报》刊发,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九条举措涉及科技人才的调动聘用、档案管理、生活保障等,条条皆是破冰之举、创新之策,彰显了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在2000年10月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六届十二次全会上,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了“第一资源”和“第一动力”的紧密关系,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新时代非凡十年的伟大成就,有力证明了“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四个面向”推动创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他的基层联系点——淳安下姜村,详细询问情况,一起商量对策:“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俞旭平驻村一个月,转遍沟沟坎坎,提出中药材黄栀子适合本地土壤。长杂草、灌木的低坑坞,种上了500亩黄栀子。两年后,下姜村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每年能收入4000多元,正是科技创新让这片贫穷的土地里长出了“金疙瘩”。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前所未有,作用发挥前所未有。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行动遵循。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变化、全球新冠疫情危机带来的新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引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新指针。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2021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四个面向”战略方向指引下,我国形成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面向经济主战场,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推进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一定要走出浙江特色的自主创新路子。2006年3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浙江省自主创新大会,在全国率先作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部署,当时在国内外引起不小轰动。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省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在发展中仍是短腿,是瓶颈,是薄弱环节”。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组织实施“八大科技创新”工程,突出抓好具有基础优势、代表发展方向、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发展。
2007年5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全市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2007年9月,习近平同志出席上海飞机制造厂举办的新支线项目百日会战动员誓师大会,提出了“笑傲蓝天、展翅飞翔”的期望。时至今日,在接续奋斗的艰苦努力下,我国实现拥有自主研制大飞机的百年梦想,2022年12月9日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调研时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一个重要定语——“高水平”,强调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勉励大家,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主动的战略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应对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教育、科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习近平同志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2000年9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南平调研时,对南平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该制度“切切实实地将科学技术转化成了农民口袋里的钞票”。在浙江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浙江模式”。曾经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2016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一项地方探索实践正式上升为国家制度安排。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2014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全面发力、多点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改革永远在路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亲自部署推动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推进的8方面30项重大改革举措,标志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架构设计基本确立。2015年8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一些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组织京津冀等8个区域在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深入改革,着力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清晰勾勒出新发展阶段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任务书”和“施工图”,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17年10月18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步履遍布大江南北,越是在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越是要叮嘱地方的负责同志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期间,寄语海南要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强调要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科学无国界,创新无止境。习近平同志注重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在河北正定任职期间,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玉米深加工能力不足成为困扰县委领导班子的难题。为此,习近平同志把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友好省州、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的艾奥瓦州。1985年的春天,习近平同志率河北省石家庄市玉米考察团,前往艾奥瓦州小城马斯卡廷考察玉米种植和深加工技术,为深化两地在技术贸易领域的合作交流搭建起友谊的桥梁。27年后,在2012年2月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上,习近平同志深情回忆了这一往事,期待中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和经贸往来。
习近平同志任职过的福建、浙江和上海都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省市,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具有先天优势。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省科教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科教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科技工作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2006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配置创新资源,为我所用。
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开启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新篇章。2015年6月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国布局建设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推进区域创新资源高度集聚、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活动密集活跃,努力打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主要发源地,构建我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创新高地。2021年9月,中关村论坛从地方性的区域创新论坛升级成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塑造科技向善理念,完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增进人类福祉。在2022年6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呼吁各国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让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我国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支持来自42个国家的8300多名青年科学家来华短期科研,筹备建设3批共50多家联合实验室。着力优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集聚和培养一大批懂科学、懂技术、懂工程、懂管理的领军人才,吸引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开展科研工作,打造人才培养和国际创新合作的大平台。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与多个主要科技大国开展平等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制定,携手世界为破解人类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倡导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兼济天下”的情怀和担当。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将更好地增进全球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阶段性成果,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3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