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至12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举办2023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访谈共分6场,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刑一庭、民一庭、研究室、审管办、司改办、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访谈,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亮点,介绍人民法院工作新进展新成就。

  第四场:细数报告里的那些司法获得感

  时 间:2023年3月9日下午15:00

  地 点:最高人民法院全媒体新闻发布厅

  嘉 宾: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段农根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 张仲鲁

  简 介:围绕工作报告重点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切实实施民法典、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发挥案例指导作用、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维护港澳台同胞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活动第四场

  [张仲鲁]:2023-03-09 15:00:04

  各位观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央视主持人张仲鲁,您正在收看的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主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欢迎您的关注!我们的节目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北京青年报等40余家媒体网站上并机直播。您还可以登录中国法院网观看视频直播和图文直播,欢迎您在图文直播下方的网友互动区留言提问,节目最后我们会从中选取部分网友提问来进行解答。此外,在直播过程中,我们还将组织两场幸运抽奖,请网友们关注直播,届时扫描屏幕二维码将有机会获得神秘奖品。

  [张仲鲁]:2023-03-09 15:01:21

  下面就进入我们系列直播访谈的第四场,本场访谈的主题是“细数报告里的那些司法获得感”。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农根,来与各位网友在线互动交流。欢迎您的到来。

  [段农根]:2023-03-09 15:01:43

  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来讨论、理解周强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共同细数报告里的那些司法获得感。

  [张仲鲁]:2023-03-09 15:02:00

  人民法院的“人民”二字重如泰山, 人民群众最关心法院工作能给大家带来哪些获得感。请您总体谈一谈,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司法获得感的?

  [段农根]:2023-03-09 15:03:3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党领导下的人民法院自成立起就刻上了鲜明的人民属性,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人民法官、人民陪审员均冠以“人民”二字。人民法院的这一属性,将党的初心和使命深深铭刻于人民司法事业,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宗旨路线和执政理念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法院牢记审判机关的人民属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托,把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作为使命与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让法治建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周强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5年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显著成效,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报告了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司法获得感。

  [段农根]:2023-03-09 15:06:47

  5年来,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危害生产安全、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审结了一大批这样的案件,比如“老庆祥”“夕阳红”等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等案件,追赃挽损31.9亿元,让老百姓感受到国家更安全、社会更安定、生活更安宁。5年来,人民法院加大民生司法保障力度,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出台一批司法政策、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审理可视门铃侵害邻里隐私案等大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让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更安心、更和谐、更舒适。5年来,人民法院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环境资源审判护航绿水青山,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建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服务更高效、更贴心;深化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让老百姓感受到打官司更便捷;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让胜诉当事人感受到维护权益更有保障;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让中外当事人感受到权益保护更平等。5年来,人民法院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法治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破产重整帮助3285个企业获得新生,稳住92.3万名员工就业岗位,让市场主体感到更加有信心、有底气、有干劲。

  [段农根]:2023-03-09 15:07:57

  5年来,人民法院扎扎实实办理好每一个案件,积极回应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渴望,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更加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见、可触、可感。可以说,这5年,是人民法院审判质效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持续增强、司法服务更加优质的5年,是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经济发展更加稳健、生态环境更加美丽的5年,也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5年。

  [张仲鲁]:2023-03-09 15:08:25

  老百姓感受最深、与生活距离最近的是民法典,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让民法典真正成为人民权利的保障书。请问,在这方面有哪些亮点工作?

  [段农根]:2023-03-09 15:09: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贯彻实施民法典摆在突出位置,专门成立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全力贯彻实施。

  [段农根]:2023-03-09 15:10:09

  一是严格实施民法典,依法审理民商事纠纷案件。制定《民法典时间效力解释》,与民法典同步施行,较好地解决民法典的溯及力问题,明确了哪些情形应当适用民法典,哪些情形应当适用合同法、物权法等旧法,避免了过渡时期可能出现的法律适用混乱。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3100多万件一审民商事案件中,依法该适用民法典的都适用了民法典,这些案件涉及财产权保护、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

  [段农根]:2023-03-09 15:11:18

  二是深入开展司法解释全面清理和配套司法解释制定工作。严格对标民法典,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行有效的591件司法解释逐一清理,废止116件,修改111件。有关废止决定和修改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与民法典同步施行。同时,立足司法实践需要,坚持“小而精”、不搞“大而全”的思路,适时出台司法解释,做好民法典规定的配套、补充、细化。到2022年底,制定民法典时间效力解释、担保制度解释、总则编解释、人脸识别解释、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解释等共计19件司法解释,对于厘清法律适用争议、统一裁判尺度、稳定社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段农根]:2023-03-09 15:12:25

  三是充分发挥适用民法典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从全国各地的优秀案例中遴选发布了2批共29件“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和普及民法典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就坚持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地亮明司法态度,充分彰显人民法院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分止争的职责担当,努力让社会正气充盈、正义彰显。

  [段农根]:2023-03-09 15:13:09

  四是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和普法宣传。各级法院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让民法典真正走向千家万户,走到群众身边,走进人民心里。最高人民法院编辑《中国民法典适用大全》,举办“人民法院大讲堂”活动,分层次、全覆盖培训干警120余万人次。推出《一分钟带你了解民法典》系列普法动漫以及《学法典读案例答问题》《民法典Rap》等,获得广泛传播,其中,《学法典读案例答问题》就这一项,网络阅读量累计就达到了8800余万次。

  [张仲鲁]:2023-03-09 15:13:57

  段主任,通过您的介绍,我们能够体会到,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重要抓手。能否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这两项工作的重要作用?

  [段农根]:2023-03-09 15:14:11

  好的。我就这个问题谈三点:

  [段农根]:2023-03-09 15:14:52

  第一点,全面贯彻民法典的权利保护理念。民法典物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司法解释,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民法典,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物权、亲属权、继承权等权利作出了清晰、简明、针对性强的细化规定,确保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审判实践中落实落细。发布的典型案例指引各级法院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妥善解决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居住权保护、“头顶上的安全”等一系列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展现民法典对权利保护的广度和深度。

  [段农根]:2023-03-09 15:16:04

  第二点,旗帜鲜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总则编解释通过细化监护、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制度规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彰显了民法典强调公平正义、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导向。发布的典型案例积极倡导在家庭生活中弘扬优良家风,在社会交往中鼓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信原则、维护契约精神。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在“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为不为”“管不管”等社会上、网络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上亮明态度,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

  [段农根]:2023-03-09 15:17:18

  第三点,依法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聚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统一了担保纠纷案件的裁判尺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涵盖企业和企业家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各方面权利保护,指引各级法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精神,支持和保障广大企业放心创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张仲鲁]:2023-03-09 15:17:50

  报告里提到“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这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人的价值、尊严受到法律充分尊重和保护。请您再具体介绍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格权民事司法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段农根]:2023-03-09 15:19:40

  人格权保护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人民群众寄予很大期盼。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一系列人格权保护案件的依法公正审理,让人民群众人格尊严受到切实尊重。2018年以来,共审结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应该说,这个数量与财产类纠纷案件的总量相比,体量并不是很大,但这类案件中的每一个案件都直接关系老百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意义非同一般。其中,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纠纷同比均有增长,反映出人民群众维护人格权的司法需求在不断增强。最高人民法院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段农根]:2023-03-09 15:20:55

  第一个方面,修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统一法律适用标准。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对标民法典,对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作出修改;2022年,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由原来的城乡区分赔偿标准修改为统一采用城镇居民标准计算,使农村居民受害人利益得到了更充分的保护。

  [段农根]:2023-03-09 15:21:14

  第二个方面,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守护百姓人脸信息安全。人脸信息是生物识别信息中社交属性最强、最易采集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将对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人脸识别司法解释,明确了单独同意规则、强迫同意无效规则以及不得强制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唯一验证方式等等,为信息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提供了全面的规则指引,有效引领了相关领域行业规则,让百姓不再为自己的“面子”问题担忧。

  [段农根]:2023-03-09 15:22:13

  第三个方面,完善人格权保护相关程序,及时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家庭暴力是家事领域侵害人格权的典型样态。202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突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权益保护的及时性,明确相关规则和认定标准。同时,针对家事领域以外的人格权侵害行为,遵循民法典相关规定精神,增加“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案件”民事案件案由,明确此类案件的性质和参照程序。5年来,人民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格权侵害禁令1.3万件,及时遏制不法侵害,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

  [张仲鲁]:2023-03-09 15:22:58

  刚才您提到,五年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人格权纠纷案件87.5万件,这里面有哪些典型的案例您希望和大家分享的?

  [段农根]:2023-03-09 15:24:45

  好的,主持人。在这里,我向网民朋友们介绍几个人格权保护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周强院长的报告已经提到,有的报告没有提及。上海法院审理的王某诉傅某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依法认定傅某的行为构成性骚扰,判令其承担赔偿精神损失等民事责任,亮明司法对职场性骚扰坚决说“不”的鲜明态度。北京法院审理的“AI陪伴”软件侵害人格权案,明确自然人的人格权包括其虚拟形象,被告擅自使用原告姓名、肖像,设定涉及原告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系统功能,构成对原告姓名权、肖像权、一般人格权的侵害,为人工智能时代强化人格权保护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山东法院审理的“养女墓碑刻名维权案”,依法认定被告在重新立碑时故意遗漏原告的刻名,侵害了原告的一般人格权,积极回应了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新型人格权益司法保护需求。杭州法院审理的杭州市检察机关诉陈某英雄烈士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依法认定陈某的行为侵害了肖思远烈士的名誉、荣誉,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向全社会鲜明表达了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的坚定立场。北京法院审理的“微信读书案”,天津法院审理的“物业公司强制刷脸案”等等,为网络时代的隐私权及个人信息保护构筑“防火墙”。还有社会关注的“地铁萌娃肖像权侵权案”,浙江法院在审理这起案件中,在依法保护原告肖像权的同时,有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反响积极强烈。下面,我们连线该案承办人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肖芄,请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案件的具体情况。

  [肖芄]:2023-03-09 15:26:33

  各位网友好,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地铁萌娃”案的有关情况。该案中,杜某发布一条博文,内容有在地铁上的小女孩照片,称“某外国地铁上的小乘客,一个人上学,那眼神里充满自信和勇气,太可爱了”。该照片实际系杜某从网络上盗用小女孩楼某某的照片。楼某某母亲在网络中辟谣,要求杜某删除照片进行更正,但杜某拒绝删除,还不断留言回应。楼某某认为杜某侵害其肖像权及民族文化自信的情感,诉至法院。法院在审理中,紧密结合民法典关于肖像权保护的规定,作出了杜某在国家级媒体向楼某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合理维权费损失的民事判决,依法保护了网络时代背景下自然人的人格权。本案旗帜鲜明宣示,对于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贬损中华文化不良言行,应该予以坚决抵制、严厉谴责、依法惩戒,这对于匡正网络风气,培养文化自信、爱国情怀,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张仲鲁]:2023-03-09 15:28:00

  段主任,刚才您介绍了很多典型案例,案例是老百姓最直接感受法治的重要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是如何体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呢?

  [段农根]:2023-03-09 15:28: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截止到目前,共发布指导性案例37批211件。指导性案例,对于及时总结审判经验,保证法律正确统一适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段农根]:2023-03-09 15:29:53

  每一件指导性案例的背后,是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各类案件,积极回应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新需求新期待的体现,是人民法院推进定分止争、明辨是非曲直、倡导正确社会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懈追求。近年来,指导性案例发布较多采取专题形式,以提高聚焦度,增强专业性,积极回应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张仲鲁]:2023-03-09 15:30:26

  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哪些专题的指导性案例?

  [段农根]:2023-03-09 15:30:50

  近些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专题指导性案例,聚焦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依法保障民生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

  [段农根]:2023-03-09 15:32:13

  扫黑除恶专题指导性案例,明确扫黑除恶审判工作裁判规则,有利于依法保障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保驾护航。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确立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在维护劳动者和新业态、新经济行业从业者合法权益方面,合理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司法保障作用,有效促进了构建科学、和谐的劳动关系,让劳动者、从业者求职更放心、工作更安心。执行专题指导性案例,从这批案例中,可以看到,执行领域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实现胜诉权益的获得感进一步提高。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的鲜明导向,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统一裁判标准、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仲裁司法审查专题指导性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国法院积极支持仲裁的鲜明司法立场、依法监督仲裁的司法担当以及严格履行国际条约义务的司法风范,对于进一步营造“仲裁友好型”中国司法环境以及我国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张仲鲁]:2023-03-09 15:33:37

  好的,访谈过半,正好我们讲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今天段主任也给在线观看直播的观众朋友们准备了礼物,我们将抽取五位幸运观众,赠送《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汇编》(上下册)。这套图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编写,对屏幕前的法律从业者来说,可以说是非常权威的指导书目,对想要学习法律知识的观众们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请观众扫面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抽奖。

  [张仲鲁]:2023-03-09 15:34:47

  抽奖结束了,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直播。不要走开,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将抽取一轮奖品。

  [张仲鲁]:2023-03-09 15:34:57

  下面,继续我们的访谈。

  [张仲鲁]:2023-03-09 15:35:07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系民族的未来,全社会都很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工作报告里也提到了人民法院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系列举措。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的情况?

  [段农根]:2023-03-09 15:35:32

  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扎实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段农根]:2023-03-09 15:36:13

  一是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特别是对故意杀害、伤害、强奸、猥亵、拐卖、拐骗等各类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刑事案件,该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判处,切实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比如,去年1月,对于实施多起强奸未成年女学生的被告人张某某,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其死刑,并将该案作为典型案例发布,表明人民法院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依法严厉惩治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段农根]:2023-03-09 15:36:57

  二是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罪人。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落实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犯罪记录封存等制度;同时,注意区分情况,“宽容但不纵容”。未成年罪犯从2018年的34365人减少到2022年的27757人,占全部刑事罪犯的比例由2.41%降低至1.94%。

  [段农根]:2023-03-09 15:37:38

  三是坚持全面保护、双向保护。推行“三合一”综合审判改革,将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统一纳入少年审判范围。在办案过程中,既重视“办案”更重视“救人”,体现关怀保护;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积极开展判后回访、跟踪帮教、亲职教育等工作,预防再次犯罪。

  [张仲鲁]:2023-03-09 15:38:14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动少年法庭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问,少年法庭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

  [段农根]:2023-03-09 15:38:43

  少年法庭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新时代少年审判专业化发展。2020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经过两年推动落实,已经初见成效。

  [段农根]:2023-03-09 15:40:24

  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在六个巡回法庭设立“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2023年1月,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职能作用的意见》。目前,全国各高级法院和大部分中基层法院都建立了少年审判领导工作机制,并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全国法院一共有少年法庭2181个,培养了一支6000余人的少审法官队伍,选任了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民陪审员,少年审判专门力量更加充实,专业精神充分体现。

  [段农根]:2023-03-09 15:41:07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微改革、微创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少年审判特色机制和做法。比如,北京法院将刑事案件审理中的社会调查制度,创造性地运用到民事审判中,探索出涉未成年人民事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工作机制;江西法院将红色司法嵌入少年审判,探索出“红色”+“法治”的教育模式;郑州中院创立了“修复人格—添附技能—扶持就业”的庭后帮教工作机制。

  [张仲鲁]:2023-03-09 15:41:21

  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严密。请问,最高人民法院在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段农根]:2023-03-09 15:42:24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身安全保护令等10余部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规则进行了系统修订,对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等新型热点问题及时明确了裁判规则,确保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回应社会关切。

  [段农根]:2023-03-09 15:42:58

  比如,为贯彻实施好《家庭教育促进法》,最高人民法院在2021年底专门印发通知,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全国各级法院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工作意见等规范性文件447个、建立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机构837个,共计发出家庭教育令10308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8080次,有力增进了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段农根]:2023-03-09 15:43:32

  再比如,2022年11月,为严格执行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意见》施行两个月内,全国各级法院就一审审结此类案件201件,判处202名被告人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有效搭建起了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

  [张仲鲁]:2023-03-09 15:44:18

  工作报告专门对5年来人民法院维护港澳台同胞合法权益作出总结,这对于凝聚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人心民意发挥着独特重要作用。请您具体介绍下涉港澳台司法工作情况?

  [段农根]:2023-03-09 15:44:52

  涉港澳司法工作,向网民朋友们介绍四个方面情况:

  [段农根]:2023-03-09 15:45:16

  第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顺民心应民盼,不断增强港澳民众的司法获得感。人民法院以内地与港澳司法协助这一“小切口”,切实做好服务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大文章”。推动建立内地与香港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决互认执行新机制,这一机制被誉为两地司法协助领域最聚焦民意、最贴近民生、最合乎民心的创举。与香港签署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加上与澳门的判决互认执行安排,“一国两制”下跨境民商事判决正在逐步实现“自由流通”。

  [段农根]:2023-03-09 15:46:31

  第二,精准把握“港澳所需”“民心所向”,出台各项便民惠民举措,不断增强港澳民众的司法满足感。内地与澳门建立首个跨境司法协助网络平台,实现送达取证协助全流程在线转递、审查、办理和追踪。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横琴法院等直接与澳门终审法院建立协助机制,案件办理时间缩短五分之四。广东法院推广在线授权见证平台,港澳当事人授权见证用时,从传统方式下约30天缩短到5分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段农根]:2023-03-09 15:47:26

  第三,深化合作共同发展,聚民心凝民智,不断增强港澳民众的司法融入感。大力支持港澳同胞参与人民司法工作,最高人民法院邀请港澳专家担任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法院积极探索选任港澳人士担任人民陪审员,聘请61名港澳特邀调解员参与大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绘就法治“同心圆”。

  [张仲鲁]:2023-03-09 15:48:08

  您这里提到的港澳特邀调解员,是指我们的港澳居民可以在内地人民法院直接参与纠纷化解活动吗?

  [段农根]:2023-03-09 15:48:23

  是的。我可以为大家连线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金牌”特邀调解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徐晶女士,请她与我们分享参与跨境调解的一些情况和感受。

  [徐晶]:2023-03-09 15:48:44

  主持人、段主任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们香港特邀调解员的工作情况。

  [徐晶]:2023-03-09 15:49:39

  我是最早来到前海的具有香港调解专业资格的港籍调解员。过去6年,我在前海法院处理了近600宗实例。最高人民法院“两会”报告中提到的涉港澳台一审结案的数万件案件中,就有我经手的诉前及诉中调解结案的案件,深感自豪。我们处理的案件中,大多数所涉港澳当事人都是平民百姓,因为内地与港澳的法律及文化差异,解决跨境纠纷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而藉由人民法院搭建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则能够最大限度省时、省力、省钱,颇受好评。从在法院的调解室参与调解,到疫情三年间在线调解解决纠纷,我也深深体会到,跨法域的法律观点分歧,通过调解是可以做到弥合的。

  [徐晶]:2023-03-09 15:50:13

  能够在人民法院参与跨境纠纷解决,是“一国两制”下港澳法律人的机会及荣幸。我希望,更多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服务者参与到一线的实践与研究中,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国家的人民法院是以高效、负责及包容为目标,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司法机构。

  [段农根]:2023-03-09 15:50:41

  感谢徐女士。

  [段农根]:2023-03-09 15:51:21

  刚才我介绍了三点,第四点,聚焦发展激发动能,惠民生利民益,不断增强港澳民众的司法认同感。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多项服务和保障大湾区建设司法文件,支持港澳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先后与港澳签署就仲裁程序相互协助保全的安排,与香港签署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补充安排,实现内地与港澳仲裁协助全流程覆盖,为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提供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有效支持澳门仲裁业发展,联动港澳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最高人民法院还与香港签署关于相互认可和协助破产程序的会谈纪要,香港成为目前唯一与内地就跨境破产达成协助机制的司法管辖区,全力支持香港发挥普通法优势,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张仲鲁]:2023-03-09 15:52:35

  刚才您介绍了涉港澳司法工作情况,那么,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全面平等保护台湾同胞合法权益方面,又采取了哪些举措呢?

  [段农根]:2023-03-09 15:53:02

  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本职,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全面保障台胞台企合法权益,落实落细同等待遇。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司法36条”惠台措施。2019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司法服务的若干措施》,是司法领域推出的首个专业性、综合性、普惠性涉台政策措施。其二,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提供便捷优质诉讼服务。完善跨两岸网上立案服务和在线诉讼指引,让台胞在海峡对岸也能同大陆同胞一样享受“全网办”诉讼服务。设立专门立案窗口、开通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等,为台胞参与诉讼提供更大便利。其三,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健全诉调对接机制。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台办建立“总对总”涉台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为台胞台企提供多元调解、司法确认、登记立案等高质量、一站式、全流程在线化解纠纷服务。与全国台联建立起涵盖联络协调、情况通报、纠纷化解等8个方面的沟通联络机制,凝心聚力为台胞台企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其四,持续深化司法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人民法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涉台司法交流活动,选任或聘请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担任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等,支持台湾同胞积极投身国家法治建设。着眼两岸青年同心同行,福建、北京等试点地区法院接收台湾青年学生实习,组织开展“台青创新创业法律讲堂”等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好职业愿景和更多支持帮助。谢谢!

  [张仲鲁]:2023-03-09 15:56:18

  好的,感谢段主任的介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互动页面,网友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段农根]:2023-03-09 15:57:39

  回答网友[变速]的问题:

  请问,人民法院在加强与其他部门和组织联动,共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感谢网友的问题。一直以来,人民法院坚持未成年人保护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人民法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与公安、检察、司法行政等部门相互协作配合的“政法一条龙”,与有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团体协调合作的“社会一条龙”工作机制。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来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大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确立了“六位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推动了新时代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体系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比如,在学校保护方面,最高人民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等10余部规范性文件,促进校园安全治理。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2277个法院的20752名干警受聘担任21050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单独或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加强法治副校长工作意见等规范性文件404个。在网络保护方面,人民法院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网络清理行动,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或者遭受侵害。谢谢!

  [张仲鲁]:2023-03-09 15:59:14

  感谢段主任参加我们今天的访谈节目,谢谢您的解读。今天段主任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重点解读了报告中的那些司法获得感,从贯彻实施民法典到全面保护人格权;从出台司法解释到加强案例指导;从守护未成年人到心系港澳台同胞,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司法获得感,也真切感受到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和积极作为。

  [张仲鲁]:2023-03-09 15:59:46

  在节目的最后,我们还为观看直播的朋友们准备了第二轮的奖品。我们将会抽取5名幸运观众赠送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策划编写的这套《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手册》,一共16册。这套丛书配合中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进行编写,以中小学生的身边故事和典型案例为蓝本,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知识的讲解,系统培养孩子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

  [张仲鲁]:2023-03-09 16:00:45

  请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参与抽奖。

  [张仲鲁]:2023-03-09 16:00:55

  好的,我们今天上午的访谈就先到这里了。明天上午10:00,我们将为您带来第五场全媒体直播访谈节目,主题是“大数据带您读懂工作报告”。敬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报告解读直播访谈系列节目,也欢迎您在评论区与我们积极互动,感谢您的参与,我们明天见!

  

图文直播
间隔 手动刷新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