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中国的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发源于五六千年前的神农时代,从那时起点燃了中国茶文化的千年历史。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43个项目列入非遗名录,非遗项目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如何更加扎实地“护遗”?在探索非遗从“行动保护”到“学科建设”这条道路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整整走了10年。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盛行在世界,此次入选是实至名归。”王福州表示,申遗成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可,党的二十大以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构建非遗学科建设体系进入一个新阶段,非遗体系的搭建工作已经全方位启动。
2022年11月,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朱刚群 摄)
从“申遗保护”到“学科建设”的多年探索:历经逻辑论证、事实梳理与政策支持
2022年9月,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的夜晚,清雅的古琴声流转在飞檐翘角花格窗之间,昆曲演员委婉的唱腔和声而起,古琴与昆曲两项非遗项目共同诠释着古老的中国文化。昆曲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今天,昆曲的传承已经在年轻的校园学子中生生不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汪卷告诉本刊记者,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白先勇先生在18年前就开始推广昆曲《牡丹亭》的青春版,他带着演员去大学校园演出、做讲座……18年前《牡丹亭》青春版首演,一度被外界称为“使昆曲观众年纪下降30岁”。非遗保护一直面临着3个主要问题:一、传承人是谁?这是传承人认定的问题。二、怎样传承?这是传承方式问题。三、传承什么?这是传承内容问题。归根结蒂,指向非遗保护的核心: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从2005年开始,近20年的非遗保护之路上,政府和社会各界尝试了各种保护路径,43项入选非遗项目表明,实践业绩非常显著。“从确认非遗项目的申请到建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和振兴等一系列工作,实践的内容非常全面。”王福州认为,学术界有关非遗的理论建构长期滞后于实践探索,使非遗学科建设游离于高等教育之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非遗不仅仅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而且自身具有文化资源禀赋功能,这种功能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构建自主性。 “需要以学术思维为基础,构建非遗学科体系。”王福州认为,这种构建涵盖3个方面:首先,应该依托“物”来探寻文脉,重塑对中国历史的知识传统,对诸如土石、制陶、琢玉等进行梳理、分析,反映传统文化的原貌;其次,以“人”来寻找文心,参考其并且补缺现有的体系;最后,依托文化体系进行补充完善。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推动下,非遗学科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尝试已经在逐步展开:2006年一些大中专院校的民俗学、美术学、艺术学等学科下确立了非遗方向的研究生专业,2021年教育部将“非遗保护”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部分大中专院校建立了非遗研究机构。王福州说,国家高等教育“新文科”“交叉学科”建设以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诉求愈发紧迫,以非遗为核心的交叉学科建设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方面。
2019非遗演出季昆曲专场在北京恭王府举行,《牡丹亭·游园》选段。(周奇 摄)
非遗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围绕“文化遗产学”展开交叉学科建设
先行先试成为推进非遗学科建设的抓手,王福州带领的教学团队在2022年年初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合作院校展开教学探索,普及“形态学”理念,争取3年时间实现与非遗相关门类的全覆盖,向全国学位主管部门交出合格答卷。在与记者的交谈中,王福州信心满满。 “虽然非遗学在开始就受到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影响,但并没有掩盖它自身的本质属性。”王福州认为,非遗既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从学科性质来看,作为文化遗产学的重要组成,关于非遗的概念、定义,涉及文化现象的方方面面。他从“大遗产观”的角度出发,将非遗学科的属性归纳为3个方面:明晰的内部形态:非遗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学相对应的一部分,应该研究它的历史溯源、本质属性等;突出的交叉特征:非遗不但本身包含学科融合和交叉性特征,还与其他学科融合;必备的基础理论:包括学科史、学科研究方法等体系。在学科定位方面,2003年联合国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赋予了文化遗产更为宽博的框架。王福州认为,应该考虑直接将“文化遗产学”升格为独立的门类,梳理完整的遗产体系。在非遗学科建设中,最难的地方在哪里?王福州表示,非遗学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应该围绕着“文化遗产学”而构建。“现在建构了以‘形态学’为基础,包括保护活态性、意识形态性和空间生产性在内的完整体系。”王福州认为,这一体系的优势在于,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最内核的本体特征,探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态、物质形态及自然形态的交织融合,立足本体以贯通物质体系与非物质体系。在非遗领域应用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必将重塑遗产界的学术生态,最终形成围绕“文化遗产学”建构学科群的局面。 图片
非遗学科的人才培养是关键:统筹学位学科体系 推进教材编写工程
非遗传承的本质在于人,非遗学科建设的关键也在于人,如何让非遗学科的建设“活”起来,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将京剧脸谱图案印到腕表上、把故宫文物演绎成时下的文创形象,在直播平台吸引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观看皮影戏、围着户外火炉端起一杯冬日暖茶……随着短视频平台、户外活动的普及,非遗正在焕发青春的活力。非遗学科的独特性意味着其在教学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目前,非遗学科的相关教材又是怎样规划的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统筹学位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生态、搭建战略合作框架和推进教材编写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王福州从3个方面给记者做了归纳。第一,搭建起非遗学科人才培养联盟和基础框架。创新非遗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理念,构建综合化、特色化和活态化的非遗学科人才培养生态。目前,形成了“双丛六类十六支”专业方向框架,启动教材编写工程,制定差异化发展的教学方案。在现有《非遗概论》《文化遗产形态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学》等基础上,将形态学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计划到2025年陆续出版16本系列教材。其中,《文化遗产形态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学》已被列入全国高校遗产类硕博教育备选教材系列。第二,打造非遗学科建设培养的实践平台。发挥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优势,在其研究生院成立非遗系,结合学院的历史积淀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探索,着重发展“非遗基础理论”和“文化空间”学科体系,深化“传统艺术类”中的5个方向,推动非遗学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实现跨越与交叉,为进一步推广理念、开拓合作提供引领和示范。第三,选择先期试点推进非遗学科建设全面展开。通过与相关高校签订《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签订协议,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清华美院等达成合作意向。 “在新年的钟声里沏一杯暖茶,享受着千年茶艺带给我们的自信自强。”王福州认为,中国茶艺申遗的成功,标志着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再次获得缔约国的首肯,也提醒着大家重新审视非遗,思考开创非遗学科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