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在兔年到来之际,“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二期上线皇城北门、什刹前海、火神灵阁、澄清上闸等四个打卡体验点。本期,让我们跟随虚拟形象镇水小神兽“水灵龙”的脚步,探访首条“数字中轴”文化线路,身临其境感受北京中轴线上各类建筑、景观的魅力。
“水灵龙”带您体验传统建筑之美
游客扫码下载APP进行数字交互
皇城北门 “中轴九门”最后一门“重现”
数字中轴文化线路上的皇城北门指的是已经拆除的地安门。据记载,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地安门旧址在现如今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交汇处,在手机地图导航中,直接输入“地安门”三个字,仍然可以准确定位。
相传,地安门以南是皇城禁区,百姓不得入内。住在北城的大臣上朝需要通过地安门进宫,但进门之前必须下马整冠。地安门城楼共有三个门洞,中间门道设置朱红色大门,为皇帝专用,平时关闭。左右两侧门洞供路人通行,两旁则为侍卫用房。皇帝北上领军出征、巡视天下,或到地坛祭地、颐和园消夏,都是出地安门而达。“金门坎儿,金门墩儿,机灵鬼儿,透亮碑儿。”这句顺口溜中的“金门墩儿”指的就是地安门,足以窥探当时盛景。
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推进,历尽沧桑的地安门不得不退出历史潮流,但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关于它的历史价值人们从未敢忘记。
在“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的7个亮相点位中,探访线路包含了建筑、水系、商业、礼制等中轴线主要的遗产形态和文化元素,较为代表性地展示了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和文化魅力。其中作为“中轴九门”最后一门的地安门,在遗迹原址基础上,被原比例予以数字化重现。
地安门遗迹原址重现地安门建筑构造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万象中轴”项目依据地安门的历史遗存照片和文字、数据等资料,在地安门遗迹原址通过三维建模数字重现地安门的建筑构造和真实体量,并将建筑结构进行可视化拆解,重现北京中轴线上、皇城北端最后一道城门的昔日风采。市民、游客们只需用手机免费扫码下载“灵图游”APP,根据提示在手机上点击交互按钮,便可看到地安门建筑的内部结构,听到专业的细节讲解,还有数字长廊等丰富形式,将地安门的建筑、功能、规划等文化以通俗、有趣、易理解的方式全面呈现。此外,附近的中国书店门口设置AR数字展厅,对几米外复现的数字地安门历史流变和建筑构造细节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在指定区域内打开“灵图游”APP后,跟随地图方位指引,就可以找到“重现”的地安门,它威严耸立,宛若庞然大物,让人恍如跨越历史长河,与它面对面。界面上的交互按钮为“拆解”与“还原”,互动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安门整体搭建过程。中国书店门前是最佳观赏点,可以看到数字地安门复原后的全貌,值得推荐。
什刹前海 看“舳舻蔽水”的通航盛景
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要想体验中轴上的生活空间,一定要从什刹海前海逛起。老北京人都知道,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因此,来北京游玩的旅客,想一饱眼福老北京风采,一定不会错过什刹海。
为什么推荐从前海逛起?记者走访发现,前海的风景线要比别处的烟火气更足。就拿最近开放的前海冰场来说,游人在冰上嬉戏,场外围观人站了一圈儿又一圈儿,由于冰面地势低平,沿岸围观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穿越茫茫水域,将视野开阔到极致,如果遇上日落西山,金色铺满大地,别有一番风味。附近的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处,因为场地开阔,经常有民间乐队演出,鼓点声声,唱腔点点,来点儿地道的北京小吃,这一遭您来得值。
最重要的是在什刹前海点位,“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通过数字三维,呈现了忽必烈盛赞的“舳舻蔽水”通航盛景,游客可以穿越到大元盛世与船工对话,吟诗作赋,享受诗里画中什刹海的美好意境。
什刹海依然是游玩休闲的重要场地
当然,要想全面了解老北京文化,光看前海是不够的,最好空出一个小时,绕着什刹海走一走。银锭桥位于后海与前海之间,烟袋斜街南端的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而得名。天气好的时候,站在银锭桥上可以观赏到西山的美景。据说,这是北京最早的桥。烟袋斜街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是北京城最老的斜街。这条街东北西南走向,大概有三百米长。当年,住在北城一带的旗人大都有抽旱烟或水烟的嗜好,于是城里的烟叶行业就发展起来了,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重要的商贾聚集地,被取名为“烟袋斜街”。现在,这条街已是什刹海著名的旅游商业街,里面除了有老北京特色小吃、文化,还有文创、古玩店,满足游客各色需求。
恭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北角,是一处典型的王府花园,既有中轴线,也有对称手法。始建于十八世纪末,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堪称“刹海明珠”。曾属乾隆后期大学士和珅的宅邸,后改赐为恭亲王奕訢的王府。府后有一独具特色的花园,名萃锦园,占地约三万平方米。花园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园中景物别致精巧,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部的府宅原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工作场所,单位迁出后经重修现已对游客开放,恭王府的一部分现作为郭沫若故居也对游人开放。
澄清上闸 虚拟互动体验“开闸放水”
谈起澄清上闸,一定离不开万宁桥。在地安门北,钟鼓楼之南,什刹海前海以东的玉河故道上,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桥,名叫万宁桥,万宁桥下有一水闸名叫“澄清上闸”。桥与闸口交相呼应,成为京杭大运河往来航运的重要交通枢纽。2014年6月22日,在我国申遗成功的大运河遗产点中,此处桥闸榜上有名。
“万象中轴”数字文化探访路线包含了建筑、水系、商业、礼制等中轴线主要的遗产形态和文化元素。其中,万宁桥与澄清上闸就是水系文化元素的集中体现。
万宁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又名“海子桥”“洪济桥”,最初为木质结构,后改用石砌筑,单孔拱券,拱券上雕刻有石兽头。元代时在通惠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了11处控水设施,共24座水闸。“澄清上闸”便是其中之一。
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元初每年由通州向大都城运送粮食的季节,正值秋雨连绵,运粮的驴牛死亡无数。都水监长官郭守敬主持开挖了通惠河,此后运粮船可以由通州直抵海子,将粮食存入海子西岸新建的“万亿库”粮仓。为了调节水位,郭守敬又在海子东岸的通惠河起点处建造了木结构的海子闸,即澄清上闸。
元时澄清闸分上中下三闸,上闸紧靠万宁桥,中闸和下闸分别位于东不压桥和望云桥(位于水簸箕胡同北口)处。因当初修通惠河时要求速成,河上的水闸皆用木闸。没过几年木闸开始腐烂,故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六月开始换为石闸。如今万宁桥虽在,但澄清水闸却只剩下两个石头残根,有心的旅客在前往游玩后会发现,石根前的堤岸条石上各有一个石槽,其中一处石槽后有一块残断的巨石,上面标注着澄清上闸遗迹。
“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在澄清上闸点位上,利用数字科技复现了澄清上闸全貌,游客可以互动“开闸放水”,领略古人治水的设计原理和智慧韬略。
火神灵阁 建筑文化别有洞天
北京有多处火神庙。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民国初年,只北京城内就有火神庙17处。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较完整的有什刹海火神庙、琉璃厂火神庙、古刹火神庙、花市火神庙等。中国的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一旦遭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诸多宏伟的宫殿、寺庙都因火而毁。所以,对火的畏惧,就体现在对火神的崇拜上。
这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传奇色彩最浓厚的,就要算这座位于地安门外、什刹海旁的火神庙了。什刹海火神庙的特殊,从屋瓦的颜色就可以看出来。据说,自唐至元,原本什刹海火神庙的屋瓦都是灰色的。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了表示皇室对火德真君的崇敬,万历皇帝下旨将庙宇所用的琉璃瓦改成了蓝、绿色。从此,火神庙真正的辉煌开始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时,皇室更是特许什刹海火神庙将山门及后殿顶改为黄琉璃瓦,使得庙宇增添了皇家气派。
什刹海火神庙再现
此外,一般而言庙门都是朝南开,但什刹海火神庙庙门却向东,这与它附近的万宁桥有关。万宁桥下是东西走向的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假如庙门向南,大水就会毫无遮拦地进入庙门,未免犯忌。因此,元代和明代两次大修,火神庙的庙门都是向东开的。然而,根据古制,唐代火神庙的庙门确实是朝南开的。只是那时,什刹海还是一片沼泽。
论旧,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庙宇,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可谓“先有火神庙,后有北京城”。自从2010年重修以来,北京人重新认识这座供奉“火德真君”的庙宇,也不过短短5年时间。庙中“万寿景命宝阁”前有一尊大铁香炉,看似普通,却来历非凡,是乾隆年间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冯七十四敬献给火神庙的。这尊香炉100多年前流散海外,2011年5月10日,荷兰政府将香炉归还中国,安放于庙中。
2009年夏天,张凯道长被中国道教协会委派到什刹海火神庙主持修复重建工作。等到火神庙再次向社会开放的时候,庙里已经有了几百个居士,氛围也完全恢复了。近年来,什刹海火神庙积极恢复、推动各项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文化传承韵味十足。本次“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在设计火神灵阁点位时,聚焦建筑主体结构,游客可以从真君庙的屋顶和琉璃瓦开始,全景式领略中轴线古建筑的规划理念和壮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