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 帆
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谆谆教诲,体现了总书记对历史文化工作的重视与关心,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灵魂。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如何在共进共享中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将宝贵遗产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考验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我们要做好“活态化保护”,在传承与发扬中凝聚民族前进的强大动力。
传承要在“守正”之中求“创新”。从去年“端午奇妙游”的水下飞天舞《祈》,到今年饱含家国情怀的《飞龙在天》和展现诗经之美的《王风·采葛》,河南卫视的一次次出圈,正是得益于对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汲取。
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始,演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诗情,用“迎客松”“中国结”“折柳送别”等意象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北京冬奥会在传递传统美学的同时,也进一步印证“从民族走向世界”路径的可靠性。有了“原汁原味”的出发点,我们才能始终牢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发扬要找准“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不仅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天,优秀文明成果要焕发新的生命力,就要走进生活、融入日常。“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祠之所以能走出苏洵、苏轼、苏辙三位大家,严正清朗的家风家教是最宝贵的财富,而这也为当代社会要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子孙后代立身作出了提醒。
推出“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以“+体验”“+产业”“+文创”等多种方式加速“非遗”转化,让更多精湛技艺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密码”……文化本就是人们生活的方式,用好今天的资源,就能让传统走向现代,以厚重底蕴开创未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在“活态化保护”中守护好我们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就一定能让薪火代代相传、文明历久弥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文化自信造就的“以国为潮”时代必将到来。(张 帆)
(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项目“2022年网络评论‘创四优’竞赛活动”征集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