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东华理工大学 周义朋 张雪芬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东华理工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一所大学,始终立足“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历史传统和发展思路,一代代东华理工人初心不改,壮心不减,砥砺前行,自觉用行动诠释核军工精神基本内涵。周义朋扎根新疆戈壁荒漠十五载,默默奉献核军工教育科研事业。从一个人顶一个队伍,到“一群人的队伍”,现如今,在我国砂岩铀矿地浸行业,周义朋已是个小有名气的“腕儿”。他和团队攻坚克难,突破高矿化度铀矿地浸世界性难题,盘活一座被认为是“呆矿”的铀矿山,研发微生物地浸采铀技术,建成首个生物地浸采铀基地,为铀矿绿色开发作出重要贡献;他把课堂搬进矿山一线,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人才。
荒漠坚守十五载 突破道道科技关
铀资源是国家核工业的“粮食”,是国家战略核力量的军工“基石”。在自然环境恶劣、周围人烟稀少的新疆荒漠地底,储存着丰富的铀资源,但如何将这些难提取的砂岩铀资源高效开发出来,是横亘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巨大难题。
2004年,怀着对国家核能事业的强烈兴趣,工作多年的周义朋进入东华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凭借着勤奋与刻苦,参与了学校承担的第一个核能开发项目,2006年3月第一次踏入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从此一扎就是十五个春秋。
在戈壁腹地,生长在南方的周义朋见识到了太多他人生前32年不曾见过的新奇——寒冬里的泼水成冰,苦夏里的流金铄石,茫茫戈壁寸草不生,还有滚滚沙尘遮天蔽日……为了研发绿色高效铀矿采冶技术,周义朋像候鸟一样“逐矿床而居”。在戈壁滩,住“地窝子”和铁皮寝车,没有淡水,夏季地表温度高达八十多度,春秋两季沙尘暴肆虐;乌孙山下,他经历过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和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周义朋大雪天在野外试验现场
野外现场试验往往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工艺设计,系统建设,试验运行,监测调控,全程亲力亲为。为了保证试验全天候连续进行,周义朋每年要在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连续工作11个多月没回家。2010年,野外试验进入关键期,学生们因考试和毕业相继返校,需要五六个人才能正常运转的试验,一下子只剩他一个人。但周义朋咬牙坚持,经常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忙到凌晨三四点,回宿舍囫囵睡上三四个小时又得赶去试验现场。苦撑四十多天直到学生们回来,没有让试验有一点点耽搁。
创新的思维,坚定的意志,孕育出地浸开采技术的新突破。创新研发了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新工艺,突破了高矿化度铀矿地浸开采难题;研发了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主持设计建成了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并在512矿床采区进行工业应用。
把课堂搬进戈壁滩 不忘育人初心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周义朋时刻不忘潜心育人的初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要求,不断地从为人、做事、做学问方面影响着学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
在野外项目基地,他把课堂搬进矿山现场,除了面对面、手把手向学生传授理论和实践知识外,还开展专题讲座和系列技术培训100多场次。每周拿出一天时间与学生和矿山技术人员一起开展专题探讨,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亲自设计开发地浸采铀精益化分析方法,引进多套先进的专业技术软件,并进行全程讲授培训。
周义朋野外现场为学生讲解
定期召集学生开讨论会,分析探讨课题研究以及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他们的论文成果。为了提高学生论文质量,开会讨论和反复修改的次数往往都得七八次以上。尽管这样做会占用他很多时间,甚至有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这么较真,但他总是耐心地改,耐心地教导学生要用严谨、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论文,要逻辑经得起推敲,成果经得起考验。
虽在工作上严谨苛刻,但在生活上却像一个温情的家长。野外戈壁荒漠条件十分艰苦,他总是尽自己所能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们关心。学生们在野外待久了都一个个不愿去矿山的食堂吃饭,宁可天天吃泡面。为了能让学生们在野外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自己开火做饭。野外春节他们一起做年
周义朋指导学生
夜饭,过除夕,迎新年,宛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2018年野外试验期间,一位同学晚上肾结石疼痛发作,周义朋连夜将他紧急送往70多公里外的城里,先后跑了两家医院就诊,陪伴到深夜,并一直和几千公里以外的学生家长电话沟通,让家长放心、安心。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业多年的学生电话联系时,第一句总是“周老师,您还在新疆?”,答复也总是“是的,还在”。周义朋就是这样一直把根深深扎祖国的戈壁荒漠里、扎根在祖国核军工教育科研事业这片热土中。他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生,有获国家奖学金的,也有在中国大学生水环境模型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拿奖的。在他身边成长起来的3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很多企业技术人员已经成为行业的科技创新骨干。作为主要成员取得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核地学领域研究生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成果荣获2019年度江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红柳壮大,初心不改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报道了周义朋为核能事业扎根戈壁荒漠十余载的感人事迹,新华网、光明日报、人民网等40多家媒体也先后进行了报道,江西卫视《新时代江西人》制作的专题片在黄金时段播出,他的感人事迹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先后获2021年“全国教育育人楷模”、全国第五批“岗位学雷锋标兵”、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等荣誉和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这些荣誉背后,是周义朋对工作始终不渝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也是为祖国核能事业矢志奋斗、无私奉献的无悔青春。
怀揣荣誉,但执着不变、初心不改。“‘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种幸福,我虽没有选择这样的幸福,但我把东华理工大学的根深深扎进了铀矿采冶的最前沿阵地,使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在我国最大的天然铀生产基地落地生根。” “我做的都是极为平凡的本职工作,能够在边疆服务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是我心之所愿,职责所在。我将一如既往立足岗位,努力工作,让自己这颗‘螺丝钉’永远牢固、坚定和闪亮。”周义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