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正好
六年前,我跟每一位初入校园的新东华人一样,被当年老一辈东华人矢志报国,破晓拓荒,建立起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为解决中国人穿衣难问题和培养中国的纺织人才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所深深打动。我们凝视着“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校友、化学纤维专业教育奠基人钱宝钧老校长的背影,那是我们立志成为的模样——那份“衣披天下、惠泽众生”的东华精神和“呼应国势、筚路蓝缕”的东华情怀。时节如流,青春正好,六年大学时光告诉我,经历就是收获,奉献就是成长。正值青春的我们,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一段青春西部行,收获来自孩子们“被需要”的幸福
回想起2020年8月,在一位远赴边疆、参加西藏专招的同门师姐的感召下,我在本科毕业后,坚定地选择了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一名支教教师,踏入转折之城遵义,收获终生难忘的支教时光,如今那段“初为人师”的日子又浮现在眼前。
在孩子们眼里,我们是从“大城市”里来的“大哥哥”“大姐姐”,因为书包上的恐龙挂件,他们有的孩子喊我“恐龙老师”,又因为名字里的“好”,我也荣幸升级为孩子们的“好老师”。这里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刚刚搬出大山,知识水平差异化明显,有个别初一的学生连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写不出来,而我们支教团里的三位同学没有一位是师范专业,第一次“硬着头皮”走上讲台于我而言也是挑战。“孩子们听不懂怎么办?”“我只比他们大六七岁,孩子们会听我的吗?”一个又一个问题甚至压得我喘不过气,当时最经常做的事情,便是在镜子前挺直腰杆,对着手机里的讲义反复练习。我相信,孩子们需要的,便是我专业所长的,即使咬牙坚持,也要把事情做好。在一年支教的时光里,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通过不断学习与自我实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当孩子们的学科成绩从年级垫底一步一步跃升至全校前列、在全区都榜上有名时,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被需要”的幸福,更让我明白了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的重要性。
图为作者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在遵义,这里,有最可爱的孩子,难忘的是每次考试结束拿到奖状兴奋的那张笑脸;难忘的是在离别之际,请班上所有同学喝可乐,告诉他们,你们的好老师要走了,那孩子们脸上的不舍。这里,有最可亲的同事,是他们让我这个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愿意把遵义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是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让我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好一名真正的老师,要执着于教师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这里,有我们生活的这片“新世界”中最可敬的一群人。革命意志坚若磐石,伟大转折历久弥坚。87年前,他们在这里召开的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从“群龙得首自腾翔”的伟大转折走向“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胜利。
“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很多努力却不一定有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22岁的我,跟随着“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号召,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份“支教答卷”。同一直深耕在基层的英雄比,我们做的可能真的微不足道,可支教就是一场接力和赛跑,我们的努力会在不久的未来,越过山脉,跨过星海,在遵义这片沃土之上——遍地生花。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我想,青春的可贵,可能就像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样:“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一场青春战疫行,体会来自普通人“不平凡”的感动
2022年的春天,上海生病了,这座东方活力闪耀之城, 暂缓脚步与病毒作斗争。23岁的我,在3月26日下午接到了学校网格化管理的任务安排,作为东华大学松江校区新研究生B栋学生公寓的驻楼辅导员,承担起了整个大家庭里609名同龄人的管理工作。回想起三个月以来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感动”和“振奋”仍充盈着我的内心,亦噙在眼眶。疫情之下,年轻的我们如同一股洪流,团结起来,冲破昏暗,逐光前行。
晚上10点30分,整理好每日核酸、抗原信息统计台账,确保每一位同学都拿到了明天的早餐,在楼栋网格化工作管理群通知好明日的工作安排,一天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回想起疫情突然来袭的那段日子,每一个人都是慌乱而又紧张的,每到深夜我便会辗转反侧,担心楼栋的管理出现漏洞,担心今天楼栋同学的健康信息数据会有什么出入……与我并肩作战的十位楼层长,经常会发出感叹:“以前会让我心头一紧的事情,是实验的数据对不上,现在是物资的数目对不上。”“我每天睡午觉时都会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生怕错过消息。”他们中有正在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有年长我四五岁的博士“老大哥”;有每天准时准点探出脑袋,只为远远地和在核酸队伍里的女朋友打个招呼的“好男友”;有创下《1人单次硬扛14盒抗原试剂楼栋记录》的“真老铁”;有在各个团学组织里活跃的“热心肠”……在同一栋大楼里生活了半年的我们之前互不相识,但在这三个月里朝夕相处的日子中,却结下了钢铁般的友谊。或许,正值青春的我们从相识到现在,最大的幸运便是,从肩并肩到手挽手,咬紧牙关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在那段日子里摘下口罩,热情相拥。
令我感动的是,每一次的志愿工作招募,仅仅几分钟便能收到上百份报名,这是每一位东华青年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的毅力和决心;令我感动的是,当核酸检测场地PDA机器即将电量耗尽,全楼急寻充电宝的时刻——1000米的距离和10块充电宝,被重新定义为3分钟。在这里,大家脱下实验服走出实验室,身披“防护三件套”,物资来不及分发,一楼的博士同学撑起来,秩序没人维持,十六楼的同学走楼梯也要飞奔顶上去……我看到留校的教职工们即使“无家可归”,也要为学校封闭期间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我看到每一位走出东华大学的师兄、师姐源源不断的爱;我同样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驰援物资——当我看到来自故乡陕西的苹果时,当我看到来自曾经支教的“第二故乡”遵义的大白菜时,那阵心头涌上的感动——这或许就是年轻的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相信,我们的青春永远可贵。
回首从遵义重返校园后,三个月的疫情防控驻楼工作,于我而言既是成长,也是沉淀。作为大学生,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可能已经不局限于那一份份满意的成绩单,更多的是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俯下身来,扎根实践,对学校、对社会应承担的那一份责任,我能够参与到校园疫情防疫工作中,成为校园万千师生健康的保卫战士中的一员,心中深感荣幸。
最近看到一句话:“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东华大学用“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告诉了我如何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六年大学的青春时光也告诉了我,“俯下身来”是我们青年完成平凡学习、工作沉淀底气的土壤,“自找苦吃”才是我们青年的锐气真正该用到的地方。今后无论走向何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学生时代“扎根”的青春故事,都将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回忆和终身受用的财富。只要有一颗勇敢和热情的心,青春征途的远方必将是星辰大海。
竟回眸,笑语喧喧,足踏黄土铿锵。
忆来时,豪情倒海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