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大连市第十八中学 景小霞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记忆深处
十几年前,我提着一只旧皮箱、登上一辆绿皮火车直奔大连,开启了我在大连十八中学的教学生涯。下了火车转乘夏家河子公交车,车体绿色漆皮,在火车站显眼好找,是唯一一趟由车站直达商务学院的公交车。一路向西,从繁华的都市中心,经过高楼林立的街区,兜兜转转,直至道路两旁的建筑愈加稀少,车上颠簸,乘客所剩不多,司机喊出“商务学院有下的么?”应声后我从后门提着行李,探出头跳下车,打量着周边的一切:锈迹斑斑的铁站牌、砖块拼凑不齐的道牙子、坑洼不平的土路、还有学校的两扇看家的大铁栅栏门。
开学第一天的大扫除是我记忆最深的,我要带领着一群刚入学的小毛孩去学校操场的南角除草。经过一个夏季野蛮生长,杂草及腰,韧劲十足,要把草连根拔起可不容易。孩子们卯足劲,草根连带着土块,一并拔了出来,黄土漫飞,从鞋到裤腿,再到衣服、脸、头发无不浑黄一片。如今,十几年间,党的教育政策带动了教育教学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300米长的塑胶跑道、人造草坪足球场、一级的室外篮球比赛场、旱厕改造成标准的卫生间、可以承办大型文艺演出的体育馆。操场周围绿柳成荫,丁香香气四溢,老师们中午在校园遛弯,运动,乘凉无不舒服惬意。放眼校外:甘井子区政府搬来了!甘井子图书馆落户了!明珠公园建成了!
为何为师
学校又要收借读费了,一个月40几元的借读费,一学期就是160多。每逢这个时候,我就会接到家长的电话,“老师我们晚几天交吧!”而班里一个男孩已经两天没来上学了,晚上放学我留下班里一个顺路的孩子帮我带路去他家里走访。从学校出来,打上摩的,绕过大道,穿过胡同,胡同里石子瓦片堆砌的小道上污水横流,味道也不好闻。我们几经周折拐进一个小院儿。土墙、砖地、水缸,一方小桌支在门口,桌上摆着一小盆米饭,一小盆的鸡架土豆做菜,几副碗筷——屋主人正准备开饭,见我进来,孩子爸爸热情地招呼,在明确我的来意后,爸爸操着老家的方言告诉我,外地打工生活不容易哦,打算回老家了,说着硬是拉我坐下来一起吃饭。我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自己每个月仅有的800元工资,何尝不是外地来的打工族,远离家乡的艰辛不易最容易勾起一个人的思乡情结,谁能拦住他们呢?但是回家不就是辍学了么?孩子回家就是包山种地了?要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一个灵魂的拷问迅速蹿升出来……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上学的路上我们依旧在学校门前的大树林子里捡树叶,装满书包后要准备课间“勒狗肉”,还要折几个树枝,课间打仗要有武器,课间用不上,老师生气了要比划谁,兴许也能用得上。等到教室门前,正常走门是没劲的,跳窗户还是比较有意思,要是开门的同学来晚了,那需用一把小尺塞进窗户缝,然后用力压一下,插销立马崩开,这时候跳窗户名正言顺,可是今天门也开着,大家跳窗户仿佛还不过瘾,比着谁跳得快,动作麻利,比着谁拿着铁尺,撬插销的功夫了得,嬉笑间完全是忘了时间,只听得背后一声惊雷:都给我滚回座位去!几乎是被吓破了魂的,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就觉得浑身毛骨悚然,后脖子是有凉风的,不敢回头看这个60岁的,一头浓密的黑发,小眼睛,戴着黑色粗边大眼镜的胖老头,校长的老师,爸爸的老师……大家作鸟兽散状滚回座位,雷声又一声胜似一声地接连翻滚而来:“想一辈子就在这个山沟子里翻墙吗?男孩子就一辈子鼓捣锄刀,女孩子就戴着围裙绕着锅台转吗?想想你们的父母,你们有书读,他们那时候想读有吗!你们在这撒野,他们已经在地里不知汗水已经摔了多少个瓣儿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活着吧!活着吧!”重重的一声,一摞书被摔到了讲桌上,坐在教室最前排的我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泪水四溢。我是感受到了怎样的痛楚,是从教几十年来学生不能走出大山的悲愤么,是生不逢时的一颗拳拳之心无用武之地么?亦或是对我们这些顽童劣童的绝望么?也是那时我第一次开始了我的人生思考——难道我一辈子也要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么?
从记忆中挣扎出来,我紧紧地攥着孩子的手,目光坚毅地看着孩子的爸爸:“大哥,咱们再等一学期,只一学期,如果您这边没有好转,孩子再走也不迟呢,他的借读费我垫上!”四目相对时,我看到孩子爸爸眼里闪烁的希望,只这一学期,我定会让他让所有的孩子感受到为人师者的诚意。定要负起在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几代人的希望,我要做一棵树,去庇护。
为师之路
新上岗的第三天。
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就能听见教室里嘈杂一片,响声震天,已经一连两天了,喊也没见效果,吓唬也没啥用,即便我站在讲台上,仿佛他们也熟视无睹。想到这些眉头也就拧紧了起来。不过还是先稳稳自己的心绪,然后快步直奔教室。然而走近时,震荡的声音却瞬间消失了,我僵直在教室门口,探头张望:教导主任于主任正站在讲桌边上,一头花白的头发,突出的勾满皱纹的大额头,上身只一件白色的半袖衬衫,下身灰色中山裤,普普通通,却极具震慑的力,一教室的孩子们坐得板板正正,满眼闪光地望着他。“教室的座位第一排,看脚下的座位线,摆好看齐,对,那个女孩儿你的座位,再向前点,好,后面依次向第一排看齐。好,矫正坐姿,都坐好。班长,到前边来,汇报今早自习情况,要分三个方面:一学习情况,二纪律情况,三卫生情况!”余光中,他望见我,朝我笑笑拍着我的肩膀,徐步走出教室,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查看,直至消失在走廊尽头。他的手轻轻的,他的笑暖暖的,就像一朵云,悄悄地去摇动一个思想:教育要注意细节,工作要有头绪,班级要立好规矩。
又是一个不眠夜,区里安排青年教师素质考核大赛,要准备一节过关课,然后到兄弟学校去借生上课,先在学校准备,然后片里,要是过了,才有机会到区里去展示,刚上岗半年,压力颇大。昨天在班里试讲,同组的几个老师提出了几个建议,坐在电脑桌前,我正改着课件,思路还不是很清晰。师父朱老师看见我愁眉不展,拉过一把椅子,坐了下来。意味深长地说:“首先,要有敢上的想法,要让听课的人感觉到你乐于去上,你热爱它,其次才是去打磨自己的课堂。崔颢的《黄鹤楼》有很深远的社会背景,如果只为教这首诗去上课,课堂就没有意义了,四十分钟的课堂,看似简单,其实功夫在课外。每一个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教学是双向奔赴的,如果你自己从这堂课学不到东西,那么学生跟自己读诗没有区别,为人师者,要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也许,多少年以后学生不记得你讲了多少知识,或许不记得这首诗,但是你所启悟的人生之路可能就此开启。用心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呀,感觉是任务,应付心理占了一半,还有走出自己的学校,就被看个通透,教育永远是值得用一辈子智慧付出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一个纯粹的灵魂不能也不再游走。
经历六次试课,一次片里公开课,区里考核,第一次站在了区里的领奖台上,我深深感受到了课比天大的意义,有领导的扶持,有同事的助力,我对自己也开始有了准确的定位。
一路向前
站在竞选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的讲台上,我回顾着自己取得的成绩:“甘井子区优秀教师”“甘井子区优秀班主任”“甘井子优秀指导教师”“甘井子优质课一等奖”,所带班级先后获得“甘井子区三好班级”“大连市三好班级”,一幅幅画面也浮现在眼前:稚嫩求知的眼神和俯身批改的碰撞;大清扫挥汗如雨和班队会的畅谈;组内研讨的激烈争执和手捧鲜花的真诚祝福;疫情线上教学的焦灼和线下的及时的补位;抗击疫情的艰苦卓绝和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灿烂笑脸……教育事关国家的发展、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事关每一个人的未来,对于拼搏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变化中要做好坚守,要努力给爬坡过坎的孩子,给焦虑迷惘的家长拼接希望,要努力担当,不断追求、求解,去发现、感受、创造,不忘初心,我们相信,在未知和不确定迭出的新时代,我们心中的美好教育仍然会按照它的逻辑自然生长,非凡十年,十八中学见证了我的成长;非凡十年,十八中学亲历了大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凡十年,大连彰显了教育该有的模样。我愿以更昂扬饱满的热情拥抱教育变革的愿景,做好平凡的大连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