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云 李文琪 伍嘉怡 杨可欣
“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没有追求,却又充满追求。”
他年轻有为,总能淘去铅华,抹去名利,为科研本质,为莘莘学子呕心沥血,矢志不渝。他的追求从不是世人所趋之若鹜的,却是求学者最为崇敬的。
【初入南航,教室的前排是我的专属,“泡”图书馆是我的常态】
2002年9月,一位从小生长在青山绿水的苏州古镇少年,拖着重重的行李,踏上绿皮火车,离开他居住已久的家乡,走进南京江宁,来到启用不久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从此开始了他与教师的不解之缘。他就是王群伟。
悄然扎根,为师之志深埋于心。
本科期间,在“红色基因、蓝色梦想”的价值塑造下,王群伟将“严于律己”一词深印于心。上课时,教室的第一、第二排永远有他的身影,离得近才能看得清,听得真,记得明。印象最深的是非典期间,老师们并未因为令人恐慌的病毒而影响自己的课堂质量,而是更为严格地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课后收交作业,用镇定沉稳的课堂氛围安抚了学生们浮动的心绪。这种以“读”攻毒,让读书学习成为贯穿人生每个阶段的自觉自省的精神感染着他。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除了上课、吃饭、睡觉之外,他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图书馆里人相对较少,非常安静,不易被打扰,头脑也很清醒。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以浏览为主,甚至可以说是‘乱翻’。但是翻得多了,就对图书馆上架的图书有了大致的了解,逐步地知道自己要看什么,需要什么。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慢慢地,思路和灵感就出来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动向和前沿也就渐渐凸显出来。”
教室前排和图书馆是学霸的标配,临近考试的时候,学霸就是舍友的标配。“自己学到的知识是一种成就感,能让别人也学到知识是另外一种成就感。” 他开始在宿舍当“小老师”,帮助同班同学补习功课。“看到同学们在我的讲解下恍然大悟,一股难以言表的成就感就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再入南航,再度加盟能源软科学团队,与南航再续前缘】
他用8年时间完成了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师从周德群教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周德群教授深深影响着他,潜心研习,不断进步。为了进一步了解国际前沿,他博士毕业后前往新加坡访学,提升自我。回国后最终选择再度加入长江学者周德群教授领衔的能源软科学研究团队。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能源软科学团队又面向国家需求,整合研究力量,率先组建工信部“工信智库”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打造了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并带领团队加入能源金融联盟、国际能源转型学会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可以说,“双碳”能源的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王老师在研究中也只能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伏案执笔,构造建设起“双碳”能源的一个个模型。“科研上遇到困难是常态,要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论文、一篇接一篇地研究论文,一步步地解开这些疑问,科研的快乐也应该在此。”过程是漫长而具有挑战的,但是王老师把科研看作一种解疑与探索的过程,并且乐于探索敢于创新,此时论文的页页字句似乎就化成了思想里蹁跹的蝴蝶,在“双碳”森林中飞舞。就在一次次的灵感迸发,就在一次次的思想交锋中,清秀的山与灵秀的水似乎又回来了。“时间的付出是取得一切成果的基础。”
在探寻“双碳”最优路径中,他创建了以绩效测度为核心的节能减排现状诊断方法、关键监测指标变动的机理识别方法、减排责任的分担方法和多情景的政策评估方法。这些方法,为衡量“双碳”进程安装了“监控器”、为兼顾效率与公平找到了“平衡器”、为评估政策效果开发了“模拟器”,开创了精准解决“双碳”难题的“诊断-识别-分担-评估”一体化靶向决策方法。新华网、光明日报等众多媒体刊发他的观点和研究结论,他也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苏哲社优秀成果奖、江苏科技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励。能源软科学团队入选中科院发布全球热点前沿贡献TOP1机构,提出的方案也被多家媒体报道,为中国以及世界的碳中和与减碳行动给出了方案与建议。
【从“1”到“N”,从我到我们,在南航汇聚“双碳”研究青春力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师者,要尽力去关注学生,尽力去培养学生,学业上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时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考虑。”王群伟教授谈及此,语气平常得像是在讲述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眼中却闪烁起了坚定的光芒。“学生和老师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在修改论文时王老师很有耐心,逐字逐句帮助修改,带领我摸索论文写作的规律。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从什么都不懂的科研小白逐渐变得独当一面。”学生们对王教授在学术上的耐心帮助致以由衷的谢意。
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在许多学生看来遥不可及,但王教授的硕士生们仿佛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要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王教授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教育理念。他深知给予学生机遇的重要性,这些机遇带给学生们的必将是超乎想象的锻炼与成长。
“记得有个夏天的晚上,我和同学外出观影,回到学校已经深夜,发现整个院楼只有王老师的办公室灯还亮着。”王教授自己可能并不知道,他的以身作则对学生们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他平时便不断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他是这么和我讲的,他也是这么做的。那么优秀的人还那么努力,我凭什么不努力!”在王教授的无形鞭策下,学生们将学习与科研变成习惯,披荆斩棘。
润物无声,为学生做一隅生活路上的避风之港。
“尊重学生的想法,考虑学生的需求,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之外的难处,不应作为师者的附加题,而应成为常态。”王群伟教授如是说道。
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期间,王教授会细致入微地关注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吝于向有难处的学生伸出援手。他私下资助单亲家庭的学生,为其分担生活中的忧虑,让其更加专注地投身学习与科研。“特殊的家庭情况的确让我有些无力。王教授在得知我的状况后毫不犹豫地为我提供可以及时解决当下问题的物质帮助与精神支持,不求回报地给予我重燃希望的鼓励与奔向未来的动力,真的非常感激王教授对我付出的一切!”
他视生为友,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记得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老师一起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回到学校时突然发现装有我一些重要证件的背包落在了出租车上。我急得手足无措,向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一边安慰我一边冷静地想办法,深夜在雨中折腾了近2个小时,全身都湿透了,最终寻回了我的背包。那一刻的感动真的无以言表。”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王教授长期与自己的孩子身处异地。当问及他如何权衡父亲与导师这两种角色时,王教授的脸上浮现出些许的遗憾与无奈,但转瞬便释然地笑了,“作为父亲,我当然会尽我所能地给孩子最多的陪伴。上下学的接送、深度参与孩子重要活动,我能不缺席定不缺席;作为导师,和学生们的相处与和自己孩子的相处出发点相同,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差距较大,需求不同,所以给予的关心和辅导也是全然不同的。学生们所需要的更多是引领与提点。”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王教授深知为父者与为师者共同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被教育者成为他们自己,因材施教,因人导学,予以学生最多的尊重、责任与爱护,正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一颗真心塑造师者匠心,用师者匠心守护春花满园。
在王老师精准引导下,学生中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百名最美志愿者等一批有情怀、敢担当的优秀青年。学生们也在“双碳”的研究中逐渐崭露头角,不断发表高水平成果。毕业的博士生已任职省内外高校,成为各单位“双碳”研究的骨干力量。
十年砥砺磨一剑,寒窗苦读十年灯。求学为师十年载,续缘南航潜心行。一双布鞋,走遍学堂方寸;心无旁骛,埋头科研学术。灯盏映夜研学志,正身率下树德行。一盏轻灯,驱散沉酣夜色;以身作则,掌舵学子航向。立己达人,王群伟在十年非凡的为师之路上兢兢业业,在十年非凡的科研之路上精益求精,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师者的故事,续写传承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