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头屯河农场学校 李玉英
盯着屏幕上的字“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我发起了呆。从2007年作为特岗教师来到头屯河农场学校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
在这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的教学故事平淡无奇,和许多人民教师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头顶着“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光环,日复一日地备课上课,训斥顽皮的小子,鼓励胆怯的小姑娘,偶尔也会因为他们出其不意的杰作而开心。但其实大多数时间却是奇怪他们为什么没听懂?为什么不能认真完成作业?为此而纠结,时不时还要因为这群“不争气”的“孩子”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就是这样平凡无奇的工作岗位,为何我能一干就是十五年,从来没有二心,并且死心塌地打算干到底。为什么呢?我自问,是因为旁人羡慕的两个假期,还是因为稳定的铁饭碗?似乎都不是。近两年的疫情原因,我们起早贪黑,假期的时间也只相当于我们平时早起晚归的补偿。有时我也会偶尔想起童年时当画家的梦想,少年时当设计师的理想,现在它们似乎离我越来越远。现实中,我选择了一个上学时从没有想过的工作,转眼已经十五个年头了!
沿着时间的河逆流而上,我搜索着记忆中的点点滴滴,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令我感动的瞬间,如同暗夜里的星光闪闪烁烁,是他们一路温暖着我、照耀着我、陪伴着我、鼓励着我。
有人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作为一线教师我有深切体会。之所以“慢”是因为儿童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影响、去滋润、去感动、去唤醒;也是因为师生间的情谊需要慢慢地经营,更是因为教育的意义及其幸福感需要我们教师慢慢地体味。
三年级的书法课上,讲授、示范结束后进入学生练习环节。我习惯性拿起教案本,巡视辅导,其实是检查有谁没带书法用具。一个小男孩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一个没带工具,报号!”“27号”孩子小声地报出序号,对于这个多次不带工具的孩子,还要批评教育他吗?我心想,不行,那样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我压压火气,再看他乖巧的样子,不是顽皮捣蛋的类型。“你有没有工具?”他迟疑了一下说“有”。我再次看了一下名册,“开学第一课时你表现很好啊,还得了一个五角星呢,怎么后面都不带工具啦?工具去哪了?”我连珠炮似地发问,他胆怯地看着我却没有说话。
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多年前那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儿。很喜欢画画,那时家里条件差,没有白纸,她就蹲在地上拿根小木棍照着糖纸画一只小兔,妈妈夸、奶奶夸,小朋友们可羡慕啦!可是美术课却让她又爱又怕。爱,因为她喜欢画画;怕,因为她担心老师会检查美术用具。父母一年到头起早贪黑也挣不了几个钱,还常常因为生计会争吵两句。为了养家糊口,父母几乎无暇顾及她。懂事的她更不会因为画画让父母花钱买美术用具。每当因为没有带工具站起来时,心中那个怕啊!怕老师的批评,怕同桌的眼神!后来因为画画认真,画得好,老师也不再因为没带工具而批评她。
想到这,我弯下腰,扶着他的肩膀关切地问他:“家中有哥哥姐姐吗?”“有个姐姐。”“姐姐上几年级啦?”“四年级了。”我突然明白了,“你和姐姐共用一套书法用具?她们今天也有书法课?”他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嗯!”我迟疑了一下说道:“给爸爸说再买一套书法用具好吗?”他看着我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请他坐下,继续巡视辅导,但男孩刚才迟疑一会儿然后又点头的样子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都忙着洗笔整理自己的桌面。我叫了男孩的名字,他怯怯地来到我面前,我微笑着,让自己看起来温柔点减少他的恐惧。“你知道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吗?现在能不能帮老师送一下教具?”孩子同意了,我们一起来到了办公室,我告诉他下节课如果他能提前来帮老师拿书法工具,上课时我就借给他用,但练习用纸自己一定要记得带,回家一定要按要求完成书法作业。孩子欣然答应了,可是他刚回头走了两步又转身问我,“老师,是不是我让爸爸给我买到工具我就可以不用来啦?”我怔了一下,用手摸摸他的头,微笑着告诉他“要来,因为老师需要一个小帮手啊!你愿意帮我吗?”“愿意!”孩子笑了,高高兴兴地回教室了。
还有几分钟就上课了,我看向窗外,又是一节书法课。因为疫情我们居家两周,不知道学生们有没有忘记带书法工具,我思虑着,想起和小男孩的约定,他是否还记得,是不是已经忘记啦?就在这时门口想起了清脆的童音“报告”,经我允许他进来了,我心中一阵欣喜。我没看错!他确实是一个守信用又认真努力的孩子,时间过得很快,下课铃声响起,我整理好讲桌上的用具叫男孩的名字时发现座位上的他不见了,同学们告诉我他去水房洗毛笔了。我等了两分钟,“老师,毛笔洗好了!”他回来了将毛笔递给我。这时我才发现,他脏着小手,校服的前襟湿了许多,还有几大块墨迹,想必是在洗毛笔时太专注,不小心衣服也染脏了,看得我心疼,真后悔没提前告诉他拿小水罐洗就不会这么狼狈了。再看毛笔出奇的干净,但笔锋中间分岔了,一看就能想象得出他是有多用心地洗这支笔,一定是用小手揉着笔锋洗,才导致满手满身的墨水,只有笔是干净的!我在心中默念: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苗子,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我相信师生之间是有缘分的,有些缘分仅仅是课堂上的你教我学,而有些缘分则是一辈子的恩师与弟子。就如同我中学的美术老师,那时的她仅仅大我几岁,一路带着我没有因我家庭条件差没有工具而放弃我,想方设法助我走上了学习美术的道路,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学习上给予指导,精神上给予鼓励,至今我都记得当我们从考场出来时激动地奔向她的情景。她是我的恩师,更是我心中的榜样!每当面对学生时,我都会想起她。
认真、努力写生的孩子们,为金秋的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作为小三门学科的美术课,历来不受学生、家长、社会的重视,近年才借着国家双减政策“火”了一把,但毕竟不是主课,总有孩子打着没有天赋的幌子不愿静心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每当这时,我总是费尽心思,想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巡视辅导时总是想拿放大镜从他们的作业中找到惊喜,找到可以让我鼓励他们的地方,即便这样也有让我失望的时候。但一个都不能放弃,剪纸、画画、设计、手工、篆刻、编结,美术门类很多,我盯着他心想,“这么多种类,总有一个让你感兴趣吧?”终于有一天,他主动拿着不算蹩脚的作品让我点评时,我相信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九年级最后一节美术课,孩子们恋恋不舍,别离总是在还没准备好时就悄悄来临,望着手中的作业,有人欣喜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美丽的回报,而有人则遗憾就差一点就完成了,我告诉他们“这几天有空了来美术室把作业继续完成!如果还有同学愿意学习,可以抽时间来美术室,我一直在这里!”
临近中考,有孩子又来看我了“老师,我们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你!”我笑了“有空了过来把你的篆刻刻完啊!”“我们这两天不是考试就是做卷子,时间太紧张啦!”“如果喜欢,还想画画等你们考完过来也可以,我一直在这里。”
“孩子,我一直在这等着你!”我相信师生是缘分,教育是一场修行,不论缘分深或浅,我都会尽己所能。激发你的兴趣,助你全面健康发展是我的职责;发现你的天赋,领你走上艺术之路是我的荣幸!
“孩子,我一直在这等着你!”也许你还未踏入我们的校门,也许你即将面临毕业,如果有缘,我相信我一定会在这里遇到你!不论缘分是深是浅,我都会尽己所能。
伴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我们校园的面貌日新月异。
这里是我们美丽整洁的校园,也是你梦想起飞的地方,孩子,我一直在这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