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鲍风雨 赵亮 周志敏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从2012年学校开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征程,2013年首次录取高职生源,2016年首届高职毕业生就业。到2021年学校成立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中德园产业学院和辊压产业学院,成为省内与轨道交通业和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标志性学校。再到2022年,学校在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星级专业评估的30个星级专业中,获得了4个五星(包含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3个专业)的优异成绩,令省内高校瞩目,令全校师生振奋,刷新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新高度。
这十年,我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理论—实践的往复循环中提炼了三大办学特色:一是形成了“一个融合、四个统一”职业教育特色育人模式。二是构建了“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学校办学最亮丽的“名片之一”。三是发展了“一线三点立体化”产教融合模式。
这十年,我们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展现作为,实现了“进口畅、出口旺”的良好局面,学校高招录取分数线达到本科水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为推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蓄势赋能,形成了十二项实践创新和五张办学名片。
十年来,我们创新办学模式,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学校积极推进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多种方式办学。将校园建在火车站,专业建在铁道线;学校建在开发区,课程建在产业链。推动组建了包含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在内的顾问委员会、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中德园产教合作联盟等,整合优化配置资源,推进产教研一体化发展和校企协同育人。
十年来,我们树立正确人才观,创新“职业化”工匠人才培育模式。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性格完整的人、脚踏实地的人、奋斗进取的人”。以服务生产现场为“一个中心”,紧紧抓住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个基本点”,提升毕业生职业素养。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先后成功获批38个试点证书项目,其中牵头院校试点项目7个,两个X证书获批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试点项目,是省内获批证书数量最多的院校。
十年来,我们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英语、语文、思政课“三科联动”教学模式。学校各专业在专业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推动多专业学生协作完成大工业生产实践教学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英语、语文、思政课“三科联动”教学模式实现了基础课与思政课围绕同一主题,在同一时间段不同课堂、以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深刻把握学习主题,形成立体化知识结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了“知--行”转换的效率。
十年来,我们创新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工学交替本土化双元制。按照孙春兰副总理提出关于“探索学生三天在企业、两天在学校的‘3+2’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4个专业全面实施“本土化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使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使“教学内容真实化、教学手段现场化、教学产品实用化、教学效果实践化”,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本共担、成果共享”。
十年来,我们创新“特色精品课”建设,打造“学生满意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翻转课堂”“分层次教学”和“基于移动平台”等五类49门精品课建设。鼓励教师在各类课堂按照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的原则优化课程设计,开展125门“学生满意课堂”建设和评比。推动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课堂革命”迈向更高层次,促进了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十年来,我们创新整体形成实训基地系统“二次开发”模式。坚持实训设备“模块化”建造思路——一套实训设备的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单独使用完成实训教学任务,避免设备重复配置或配置不齐的问题。将各个功能模块组合起来又能完成复杂的实训教学任务。当前,除通过企业捐赠建设的实训基地外,校内实训基地均是按照此种方式建设,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校内实训基地“二次开发”路径和优良传统。
十年来,我们创新建设现场级综合实训基地。推进专业资源与5G+工业互联网技术等新业态有机联动,对接产业链建设了集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培训与技术展示平台”,成为学校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张“名片”。该平台实现了由智能制造模块组成的“无人”车间和集生产和教学功能于一体的“黑灯工厂”。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产教融合的高层次阶段——产教一体化。增强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发展自信。
十年来,我们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创新绿色学校建设模式,传承绿色技能。倡导“变废为宝”,强化设施设备循环利用。打破专业和年级限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建“个性化寝室”,成为学校最具辨识度的一张“名片”。学校的绿色实训基地“会呼吸的叶子”荣获2016年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第二届卓越奖的评奖--绿色学校项目铜奖。这是该项目设立以来国内职业院校所获唯一奖项,成为学校“颜值”最高的一张“名片”。
十年来,我们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提升学生服务意识和劳动技能。学校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从逐步完善向纵深拓展,通过“轨道交通大讲堂”、《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周实践、企业“6S”管理体系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当前,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毕业后对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良好展现,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活动的“名片”。
十年来,我们创新职业技能培训、联合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模式。学校建立并利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职工培训基地”、“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职工培训基地”、“铁路职工培训基地”和“铁路特色职业培训学院”,常年面向行业和区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年均培训达8000人次,培训质量得到委托单位高度认可。各系各专业充分发挥专业知识与技术优势,面向企业和喀左等十三个县(市)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
十年来,我们创新教师岗位“三维”管理和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模式。整合教师的教学、教科研和学生管理三方面工作,形成了三维管理体系。每学年对教师开展一次学期考核和一次年终考核,除德育考核一票否决外,会对教师的教学、教科研、班导师三方面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只有考核优秀的教师才有资格评优、评先、校内岗位技能工资升级。教师三维管理体系和动态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调节作用。
十年来,我们创新教育国际化路径,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走出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部签订合同,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蒙内铁路培训项目部并于2018-2019年承担了面向当地学生的所有副司机培训任务。为把我国铁路行业职业标准和铁路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培训成果受到项目部和当地学生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央媒的报道。
党和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这十年,我们不断突破瓶颈,开创局面,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紧跟时代步伐,谋定而动,乘势而上,争做职教改革的弄潮儿,为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奋斗,以更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志愿服务等对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良好展现——学校一张活动的“名片”
“1+X”证书制度——学生正在进行“X”证书培训考试
“智能制造培训与技术展示平台”——学校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张“名片”
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学校鸟瞰图
打破专业和年级限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建“个性化寝室”——学校最具辨识度的一张“名片”
发挥职业培训优势—开展铁路职工培训
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蒙内铁路项目新职副司机培训结业典礼
构建了“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办学最亮丽的“名片之一”1
构建了“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办学最亮丽的“名片之一”2
轨道交通大讲堂——是学校思政工作、劳动教育以及“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之一
美丽校园——图书馆
培育匠心——注重培育劳动素养,提升学生实际生产技能
深化校企合作——成立伊萨(东北)焊接与切割自动化实训基地
省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标志——中德园产业学院
学校打造了省内领先的轨道交通类实训基地——接发列车与模拟驾驶综合实训室
学校的绿色实训基地“会呼吸的叶子”荣获2016年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第二届卓越奖的评奖——绿色学校项目铜奖——学校“颜值”最高的一张“名片”
学校引入企业6S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