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首页> 专题频道> 非凡十年·我的教育故事 > 正文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来源:光明网2022-06-08 11:51

  作者:青岛理工大学李岩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办好思政课,需要与时俱进,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学“习”之路——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家乡发展变化》主题教育活动,以《百名学生返乡路 百个家乡党史故事》党史学习系列短视频案例为基础,以永宁县、邵武市、喀喇沁旗为案例,结合当地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的亲身体会,师生携手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思政育人新路径。

  2020年起,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辅导员李岩与学生们一起开展“双百”党史学习实践行动,并制作了《百名学生返乡路 百个家乡党史故事》党史学习系列短视频76部。以辅导“岩”思政融媒讲述模式——即采取叙述式又注重沉浸式的短视频形式,引领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学生们,了解身边同学家乡的党史故事,将思想育人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党史学习与家乡故事互贯通。

  团队探索同学们深度参与“大思政课”的有效路径,主张“大思政课”不仅要让学生“听进去”,也鼓励同学们“讲出来”。

  故事一:共同富裕 永宁县闽宁镇移民发展的“无穷之路”

  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壮丽征程,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经过20多年脱贫攻坚,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6万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镇建设全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讲述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021级建筑学专业 王威 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记 录:辅导“岩”思政融媒体工作室

  王威,是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一名学生,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王威读高中时最好的哥们儿王瑞刚来自永宁县(隶属于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镇是贺兰山下一片特殊的村落,几年前王瑞刚一家移民搬迁到闽宁镇的原隆村。王瑞刚原来居住在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区,那里全年的降雨量在200至700毫米之间,而年蒸发量高达1000至2400毫米之间。很长时间里,西海固人都眷恋着家园,但干涸的土地则不断地将他们拖向贫困。

  一项宏大的国家工程,正在改变着西海固人的命运,这就是举世瞩目的生态移民。将贫困地区的人口整体迁往更适宜生存的产业密集地区,让土地休养生息,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来到原隆村之前,王瑞刚从来没有见过香菇,而现在香菇已经成为一家人重要的收入来源。为了加速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上世纪末,我国实施了一种创造性的扶贫模式,由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口帮扶较为贫困的西部地区。在这个战略规划中,地处沿海的福建省对口支援宁夏的扶贫开发建设。

  1997年,两省区共同建设对口扶贫协作示范项目——闽宁村。福建省动员了更多的国有、乡镇和三资民营企业,到宁夏投资办厂。

  离开贫困区的人们可以像王瑞刚一样,从事收入可观的光伏农业,也可以像原隆村其他村民一样成为酿造产业的一员,从庄稼汉到葡萄酒庄的技术工人,当地很多人通过产业发展,跨越了两种人生。今天,永宁县已经形成了体系完善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在原隆村周围是广阔的葡萄种植园和林立的酒庄群。移民们满足了葡萄酒产业巨大的劳动力需求。20年间,永宁县聚集了闽宁两地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村落,几十万贫困人口迁居至此,安居乐业,曾经的闽宁村变成了闽宁镇,这是中国人分享给世界的共生模式。

  可以说,永宁就是一片由水脉构筑起的家园。如今永宁的农业不仅自给自足,更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产地之一,实现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安居乐业的家园,是中国人最执着的守望,作为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的永宁不仅是汉、回、满等13个民族的共生家园,更肩负着中国人共同富裕的使命,这里已经成为生态移民搬迁的落户地,富庶同兴家园永宁的“新塞上传奇”正在这里上演。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这是7月19日上午,习近平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看望慰问移民群众。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团队将思政课融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乡间田野,感受乡亲生活,倾听浓浓乡音。

  故事二:古建保护 邵武市传承“文脉”子承父业“建筑梦”

  2002年4月8日,习近平在南平市邵武市和平古镇实地考察。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欣然为福州市知名文物学者、曾任福州市文物局局长的曾意丹所著的《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他在序中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2002年4月8日,习近平在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镇考察。资料图片

  讲述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0级建筑学专业 翁振航 来自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

  记 录:辅导“岩”思政融媒体工作室

  和平书院遗风犹存,浸润诗书传家的家风。古老“文脉”的延续,一颗赤子之心穿越山海,筑起海上长虹。这里就是福建邵武。

  翁振航,是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来自福建邵武。翁振航高中就读于邵武第一中学,高考前夕,学校知名校友方明山回到这里,参加“方明山阅览室”的揭牌仪式。这位港珠澳大桥的副总工程师,一直是家乡人的骄傲。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总长55千米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烟波浩渺的蔚蓝大海上,这首壮丽的建筑诗篇,让世人记住了来自邵武的方明山。

  闽北文脉,邵武出焉。虽地处中原文化的外沿,邵武却一直秉持着“尊师重教、履仁蹈义”的传统。有着一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和平书院,开启了闽北宗族办学的教育先河。当地民居上“忠孝持家远 诗书处世长”的竹木刻楹联,依然传递着传统文化的芬芳。诗书传家的精神,早已浸润了邵武。

  出身于桥梁世家的方明山,从小就看着父辈拿着造桥图纸,在家乡的小河上建桥。高中毕业时,方明山怀着“修路造桥 造福桑梓”的朴实愿望,怀着家国情怀,逐步成长为一名桥梁专家。2001年,他担任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2019年,担任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兼副总指挥,持续为中国跨海大桥事业披肝沥胆。

  翁振航的父亲从事土建类工作,所以在他高考填报志愿时,父亲为他报了建筑学专业。然而,翁振航并没有顺利被建筑学专业录取,这一度让他感到遗憾。但这并没有让他放弃对建筑学专业的向往,凭借优异的原专业成绩与对建筑学专业的热爱,顺利通过转专业的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一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

  在邵武第一中学的校史馆,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方明山的青葱岁月,也见证了邵武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在青岛理工大学,翁振航沿袭家乡“文脉”传承、承继校友榜样力量,圆了“子承父业”的建筑梦。

  岁月如梭,邵武人用百折不挠的意志砥砺前行,已为中华民族开拓出一条刚毅厚重的“进取之路”。时光荏苒,邵武人在世代延续的“文脉”哺育下,将用家国情怀建造出一座勇承重载的“愿景之厦”。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4日下午,习近平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向游客和市民招手致意。

  故事三:绿色发展 喀喇沁旗 乡村振兴的守护者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考察调研。同乡亲们畅谈脱贫致富、共话民族团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马鞍山村干部群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民族团结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挖掘生态潜力,夯实发展底色,走上了绿富同兴的发展新路。

  讲述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18级城乡规划专业 田雨(蒙古族)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

  喀喇沁原为蒙古部落之名,汉语意为“守护者”。田雨,是青岛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名学生,是一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的蒙古族姑娘。每次寒假返乡,田雨都要跨越20多度温差,青岛冬天的气温一般在0度左右,而喀喇沁冬天的气温有时要低至零下二十多度,田雨调侃地说,自己瞬间就速冻成“田雪”。

  喀喇沁滑雪场所在的美林村,位于喀喇沁西南部的山区,这里环境偏僻,一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十分困难。每到冬季来临,农民收入就此中断。21世纪初,为了改变这种生活状态,喀喇沁旗开始寻找打破困局的方法。2006年,这里终于吸引到了投资商,与业内专业部门共同对本地的山形地貌,进行了深入的探查,最后决定在这里建立一所滑雪场,发展旅游产业。

  在美林村腹地建设滑雪场,就这样被提上日程。历经三年的筹备建设,2009年,滑雪场终于对外开放。对生活在美林村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农民开始成为滑雪场的工作人员,在冬季农闲时光获得收入。

  截至目前,景区为当地人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这成为推动当地农民脱贫的重要渠道。经历十几年的发展,这里搭建起更加广阔的舞台。喀喇沁成为我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相关赛事的举办地之一。为了迎接这一场冰雪盛会,喀喇沁加紧建设基础设施。

  2019年在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一条直通滑雪场的旅游公路,在一年时间内建设完成,这条风景优美的旅游公路,不仅方便游客进出,如今也成为当地农民输送农产品的重要通道。

  田雨说,即便速冻成“田雪”,为了守护家乡,也要继续做田雨。森林是喀喇沁人走向幸福的依托,更是他们尽心守护的家园。这里是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喀喇沁有着成片的落叶松和油松,在秋冬季节,极易发生火灾,从农民变身为护林员,是喀喇沁人守护家园的重要方式。为了保护生态,1962年,马鞍山林场正式成立。如今森林面积已达十万亩,林场的防护工作覆盖了多个乡镇,因此许多农民自觉转变身份,加入了护林防火队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速冻的“雪”到防火的“雨”,从创造财富到守护家园,喀喇沁人始终深爱着这方水土,以山乡之间宽广无垠的发展路途,告别贫困的过去,连接美好的未来。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林区,沿着崎岖的护林小道察看林木长势。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掘其他课程和教育方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教学和每一项工作中,推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习语润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不断开创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 责编:梁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