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龙桥街道军科社区 王春亮
近期,电动自行车起火、电池爆炸等问题频发,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频频受损,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电动自行车对通勤的辅助作用巨大,尤其是大城市,在经常出现拥堵的城市交通中,电动自行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其他交通工具无法企及的便利。据统计,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接近3亿辆。但也正因为电动自行车广泛存在,它的安全问题也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最常见的电动自行车自燃、电池爆炸起火等问题已经成为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
针对电动自行车起火,现有的治理措施更偏向于风险回避。比如要求电动自行车不进电梯、不进家门,室外停放等等。这些作为城市管理措施,是比较可行且相对权责清晰的方式。但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充电桩稀缺,有的小区根本没有充电桩;其次,室外停放空间不规范,有些没有雨棚,有些停放点距离远,也有些因无人管理导致电池丢失等。所以在这几个方面,还需要政府、开发商、物业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来进行解决。
电池质量问题是导致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对电池质量的基本保障,电动自行车上楼不上楼都会发生风险,7月18日杭州一电动自行车就是路上起火自燃,车上两人被严重烧伤。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门槛较低,生产企业较多,小作坊大量存在,市面上有太多的劣质电池,包括电动自行车商自己卖的电池,质量都参差不齐。所以,要严格设置电池的出厂标准,对每一块电池实行身份管理,每辆电动自行车的出厂证书上标注上电池信息,做到市场上的每一块电池都可以溯源;同时加大打击贩卖假冒伪劣、翻新电池的力度。
2019年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也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标准。相应标准并不缺乏,但电动自行车电池依旧问题依旧层出不穷,这就说明我们对电池生产环节的监管是不够的,对不良商家的打击力度也远远不够。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只停留在“电动自行车不上楼”的道德倡导显然治标不治本。问题一旦累积到一定体量,治理难度必然成倍增加。
因此,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一定要对生产链条的相关信息长期跟踪,大力追责,品牌是哪家、问题出在哪、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电池的身份信息追根溯源,把电池生产环节引入黑名单制度。
综上两点,只有双管齐下,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才能确保社区居民骑着电动自行车安全上路,充电在社区安全放心。(王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