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网络约车等一系列、一体话“数字化生活”已然从汹涌的潮流转变为生活的必须,在当我们享受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老年群体却被尴尬的隔绝在外,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数字反哺”如何惠及老年人 ,已成为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由于倡导无接触、无现金等防控措施,此类问题尤为凸显。
生活在海淀区羊坊店街道的李爷爷说,疫情防控期间去医院配药,都需先预约才能挂号。虽然医院的导医台旁边放置了说明书,写清楚了预约挂号和看病的步骤,但大多数老年人尝试后失败了,好在医院有专人对他们进行帮助。海淀区学院路是著名学府云集的高知区域,但住在小区里的张奶奶并没有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她只会使用按键手机打电话。在她生活的单元楼里和小区里,大部分老年人基本没有 “数字化生活”的影子。
据对海淀区所属的社区进行抽样统计分析,64.7%老年人虽然可以使用微信基本聊天功能,但网购、打车等复杂一点的操作对他们来说仍比较困难。 而且在信息化程度越高和经济更发达的街镇区域,受环境氛围感染,老年人的数字需求更加明确,但苦于自身和环境的约束,离流畅使用距离较大。
要解决或缓解这个现实的困难,需要整个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从实际出发,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点,用“数字反哺”老年人。
家庭是“数字反哺”的主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年长者逐步开始向年轻人学习和吸取经验,家庭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场所,让年轻人方便且更加直观地教老年人使用新媒介。家庭反哺的过程也是充满亲情的和增进家庭和睦关系的过程。
社区是“数字反哺”的助力场。社区的组织性、集中性强,社区掌握老龄群体的信息,可以针对老龄群体的个性和共性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帮助。比如通过集中培训,发动志愿者入户帮扶、组织娱乐性、群众参与性强的文体活动进行新媒体、互联网宣传、义演等活动,特别是引进资源,设计开发出“一键呼叫”“无门槛触摸”等真正适合老年群体使用的APP、小程序,便利老年群体的生活,从而营造出一个全员性参与的网络社区,不让老年群体掉队、离队。
对于那些有实际学习需求的老年人,更多还是要靠老年人的家人进行教学指导,进行“数字反哺”。但对于“数字反哺”来说,不仅需要教学者有耐心和时间,还需要老年人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尤其是后者,对于弥补“数字鸿沟”至关重要。(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