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曲沃琴书,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曲沃琴书是流行于山西南部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一种传统曲艺表演形式。因表演时演员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曲沃琴书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采用曲沃当地方音,一直为当地百姓所喜爱,百年来集中体现着当地百姓的人生态度、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富有历史和文化意义,极具传承保护价值。
一般认为曲沃琴书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当地的“越调”(也作“月调”)与当地的方言小调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的说唱艺术,至今已有130年余的历史。早期多为一人手拿梆子自行伴奏,也有自拉四胡脚踏木鱼的演出或一人一手打小扬琴一手击挎板的。后来有了多人演出的形式,艺人们(四至六人不等)围一张方桌面向观众分三边坐定,主演(一般由师傅担任)手拿单钹儿或八角鼓居中而坐,其余各自手持不同乐器分坐两侧,或打或拉进行伴奏。
曲沃琴书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四句为一个段落,偶数句押韵;唱腔属板牌混合体,有“铰子腔”和“鼓子腔”两种唱腔曲调。“铰子腔”是主演者手持单钹儿伴奏时演唱的曲调,是唱腔的主体,属板腔体结构,主要有[慢板] [二八板] [紧二八][飞板]四种板式和“叫板”、“ 大叹韵”、“ 小叹韵”等功能性唱句;“鼓子调”是主演者手持八角鼓伴奏时演出的唱腔,是插入“铰子腔”中演出的唱腔,属单曲体结构。两种唱腔调高不同,交替演唱时需要转调。
曲沃琴书伴奏乐器主要是八角鼓、小铰(单钹儿)和木鱼,还可加入四胡、板胡、二胡、扬琴、三弦、笛子等。传统节目比较丰富,有取材于古典小说的长篇书,有来自文人墨客创编的中篇书,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小段书,还有一些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小书帽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老艺人相继过世,仅有少数年轻人会表演,传人少、演出少,处于消亡边缘。近年来,曲沃县成立了两个曲沃琴书演出班社,组织年轻艺人学习琴书表演,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