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梁泽运 张慕琛)地理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地理条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各地区地理条件差异甚大,人口、资源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11月29日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绍杰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43讲的直播中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国在不同发展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政策,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区域政策演化是理解中国式国家发展治理的重要视角。国情讲坛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主持,由光明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研究员周绍杰
周绍杰首先提到,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是工业化以来的典型现象;发展的不平衡在世界范围内是长期存在的。对于中国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严重。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地下水分布、煤炭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均不平衡的地理国情下,如何协调区域发展、区域治理,就是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周绍杰教授指出,想充分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区域治理的演变,即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1.0-4.0版本。首先在1.0版本——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化是驱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布局;三线建设调整工业布局。其二是在2.0-4.0的市场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由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共同驱动。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都是中国区域治理下的成果。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协调措施上,中国在东西横向进行了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其中,在西部大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是西部大开发的标杆工程,也代表了中国区域治理的决心。在南北纵向方面,中国建设有南水北调工程、北煤南运工程。对这些不平衡进行统筹考虑,是中国目前集中力量所要解决的。在粤港澳大湾区方面,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性项目,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在整个大桥建筑过程中,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是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跨海大桥。大桥的建成带动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也体现出国家对于区域治理的决心和毅力。
在周绍杰教授最后的总结结论中,他提到,中国的区域治理与区域发展伴随了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发展全过程。一个版本的区域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1.0版本历经25年;2.0版本历时20年;3.0版本历时15年;4.0版本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区域治理版本从提出到成熟,直至下一个版本的升级,既反映了区域治理的阶段性,也体现了区域治理的继承性,这个过程也是区域发展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体现了“干中学”的特征。中国区域治理既有“大格局”(中央的统一规划部署),也有“小格局”(地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地区间的合作)。中国的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总体来看,中国的区域治理实现了提高密度(城市化)、缩小距离(基础设施发展和人口迁移)、消除分割(积极参与全球化)、降低差距(缩小地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