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舞台效果令人震撼,剧情特色还需打磨
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该剧编导功力深厚,因而呈现出令人震撼的舞台效果。我认同作品的整体效果,但希望主创对细节进行进一步打磨,为观众呈现出更好的视听效果。
《驼道》在剧情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一开始唱歌的老者身份略显突兀;金花、银花的服装可能影响人物关系的认定,没有体现出道尔吉和哈思德尔两个人物的民族特色;风沙、驼铃、琅琊树干、海市蜃楼、茶砖等舞台布景、道具的符号性不够强。另外,舞蹈的编排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建议应设计一两个有难度、有高度、有说服力的舞段,这样,作品才有了真正立得住的支撑。此外,群舞也存在舞性不强的问题,希望更多地从舞蹈的角度去琢磨,呈现出更高级、更干净、更艺术的画面与氛围;双人舞的风格不够突出,没有表现出民族特色,需要考虑怎样合理合情地把风格的代表性特征以及韵律性的、造型式的东西融到双人舞中。
应注重作品完整性和艺术深度
王勇(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副团长、一级编导):
民族舞剧《驼道》作品立意契合现实,内容完整,充满诗意。我希望这部舞剧能继续强化风格,增添该剧的质感和审美意蕴。总之,全剧创作基础完整,但需要继续深入挖掘,提升作品的气质、立意、深度。
目前,这部作品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剧情设计停留于表层,人物的矛盾冲突不够明显,人物性格反差不大,没有张力。第二,群舞的编排过多、过密,有的地方跟剧情走向、人物推进有间离,使得剧情有点松散,有的地方还会有一点晚会化的痕迹,可以再精炼。第三,剧本里设置了驼道和人物命运两条线,无论从音乐还是编排来讲,都需要时不时地关照驼道这条主线,而不是只在首尾体现,这样才能使作品既有人物故事关系又有背后的史实和意味。
立意需跳出爱情 依剧情设计舞蹈
邓一江(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教授):
民族舞剧《驼道》在编排上有很多的亮点,看得出编导想要追求的内容。但剧本主题表现得不够清晰,其中,展现爱情的部分比重过大,建议在编排时应强化剧本的立意。
该剧在人物的设计上略有重复,两姐妹的爱情都不够完整,在设计时可以更个性化一些。戏剧表演色彩过重,没有体现出用舞蹈语言表情达意的特色,希望在编排上不要完全按照戏剧表演的方式来设计,而是通过舞蹈来体现情感。舞蹈场景和舞段设计过于色彩化、跳跃性,舞蹈语意表达的功力没有达到,舞蹈与剧本没有完全贴合。
建议编导着重思考舞段与剧本的结合,让舞蹈为主题服务,加强矛盾冲突的设计,并利用好沙漠背景传达情感。可以考虑改进一下斗茶、沙漠跋涉、找水等场景,在表现爱情的同时展现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主题。
以小见大呼应时代精神
韩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舞剧《驼道》拥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大题材、大环境、大背景,落在一个微观的小故事上,展现出丝绸之路从古至今的意义与故事。作品既有“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又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繁荣的商贸往来,以及人类共同的情感。
丝绸之路这个题材非常大,但与该剧剧情融合得很好。应当着重依靠人物的服饰、舞蹈、音乐展现驼道沿途鲜明的地理与文化差异,从而延伸出更多新的创作语汇。要找到剧情跟主题线的对接之处,以舞蹈表达驼道沿途发生的故事和情感,以及几个主人公身上体现出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
剧情人物处理有亮点 民族风格差异需注重
马啸(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教授):
剧中没有将民族服饰的符号性差别表现出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在衣着风格和舞蹈风格上是有差异的,比如,蒙古族衣服上的花纹图案和哈萨克族是完全不一样的,舞蹈的律动、绕腕方式等也有差别。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其体态特征、动作语言、音乐旋律和节奏的处理方式以及情感和审美的表达都有不同。
剧情方面,两对情侣的性格很有意思,他们之间的关系很有新意,四个人的互动,是该部舞剧的亮点之一,应紧紧抓住这一点延展开来。
此外,在表现沙尘暴情节时,各个人物的挣扎与救援处理得有些突兀,也没有全景镜头,让人心生遗憾。
写意驼道上的传承 烘托民族间的情感
韩真(原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
民族舞剧《驼道》以悠远苍茫的写意气质,展示了在驼道上发生的故事,体现出对生死、爱情、未来的思考,非常打动人心。
如果道尔吉是这条路上的根,金花银花两姐妹则代表了生命的延续,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各民族的善良和美好。水生可以视作一位传承者,他虽然不是蒙古族,但他与银花的结合就是民族融合的象征。驼道边的胡杨树也可作为一个符号,它就像这条路上的一个坐标,看惯了生死,依然承受着大漠风沙的呼啸。胡杨树蕴含了丰富博大的情感,可以借助这一符号,表达更加深刻有力的情感。此外,我认为该剧的画面可以更加写意,给予本剧更强烈的文学色彩。
艺术张力强烈 编舞有待提升
刘晶(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演员):
民族舞剧《驼道》以“驼道茶情”为主线,展现出生命个体与历史间的关系简约醇厚,凸显了舞剧中的深度厚度和力度,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张力。
这部舞剧优点很多,但编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剧中的舞段以展示性的内容居多,但很多都不是因剧情需要而推进展开的。舞剧的编排要在舞段中看出剧情的层次与戏剧走向,编舞需要更加贴合剧情。同时,剧中角色偏多,使得主要角色的戏份不集中。此外,可以集中提炼双人舞的舞段,让剧情和人物设计更加合理。
全剧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是现在戏剧表演的部分太多了,建议进一步深挖深究,提升全剧的可视性和连贯性。
音乐要呼应舞蹈要求 更要具有独特的个性
郝维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研室主任、教授):
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关系,就是作曲家和舞蹈导演以及编剧的关系。音乐首先要反应舞蹈内容,但肯定不能满足于此。音乐除了表达和表现舞蹈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剧情以外,还要有表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即音乐本身要有强大的表现力,要符合音乐的规矩和逻辑。作曲家要有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作曲家可能会受到舞蹈编导的影响,但是不能只是简单地把舞蹈编导的要求做出来,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独特理解,用艺术个性重新构架音乐。
主体结构设计巧妙 舞蹈特征更加突出
左青(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一级编导):
首先,祝贺《驼道》进入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这充分证明了该剧目前的基础水准和院团的实力。
其次,我要对这部剧作出肯定。第一,主题好。第二,结构紧紧围绕主题设计,非常巧妙,当然也带来了创作上的挑战。一般的舞剧会设计正反面两类人物,容易构成矛盾冲突,但是这部剧完全是从正面的角度来写,给编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外,我也对这部剧提出一些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要紧紧围绕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入开掘人物内心的心路历程,把人物刻画得更加鲜活立体。第二个建议要把握住叙事诗的品格,把舞蹈本体突显出来,力求在蒙古族舞蹈的编排中有创新和突破。第三个建议,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彰显出不同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