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首页> 专题频道> 评论专题> 奋斗成就大美中国 > 正文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来源:光明网2019-09-12 14: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美丽中国的建设赓续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发展时期。此次,光明网推出“奋进的中国精神”系列特别节目,以微视频的形式深刻讲述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奋斗事迹,传递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出的奋斗担当,感知奋进的中国精神。

  苦心孤诣36年,二次修渠终成功,带来了清水,充实了粮仓……本期让我们走进黄大发,看他克服万难,带领团结村村民用双手凿出“天外来渠”,实现脱贫致富。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在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有一条“从天而降”的水渠。这条总长度达9400米的水渠,是团结村原村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用双手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来的。为了开凿这条水渠,解决草王坝极度缺水的困境,黄大发和村民们用了整整36年。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第一次修渠的失利,也让黄大发意识到,人定胜天靠的不仅仅是热情,还需要知识和技术。1989年,54岁的黄大发报名去枫香水利站学习。之后的3年时间里,陪伴他的,除了煤油灯,还有内心深处坚不可破的修渠梦想。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我是孤儿,爹妈都死了,吃千家饭长大的,乡亲们对我这个娃娃很心疼。在党的领导下,(他们)培养我,我有感受。我要做几件事来报答他们。”黄大发说。

  从枫香水利站学成归来,黄大发动员村民再次修渠。他向村民立誓:这次不把水引进来,名字就倒过来写。

  1992年的春天,黄大发带领村民,捡拾初心,踏上了第二次修渠的征途。那时的草王坝还没有通电,只能用炸药、锄头、钢钎、锤子和双手;没有通路,只能用马驮用肩扛;没有设备,遇到悬崖峭壁拦路,只能将人用绳子绑住腰,从山顶吊下来施工。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就这样,3年时间里,黄大发和草王坝村民们,硬生生在大山绝壁间开凿出一条总长9400米的“天外来渠”。 

  水渠竣工后,清水奔涌而至,草王坝第二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6万斤一跃增产至80万斤,村民们的粮仓充实起来。

  黄大发说:“我这一生都在考虑,我们共产党员要为党为人民做些事情。”

 

【奋进的中国精神】黄大发:36年!当代愚公“凿天渠”的执着与坚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如今,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黄大发带领团结村与中天金融集团合作,将大发渠作价3000万元入股,撬动了上亿元的投资,打造旅游度假区和生态产业园。3到5年内,团结村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村民可增收近5亿元,将彻底告别贫穷落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

  

  监制:陈建栋 吴丛丛

  统筹:章丽鋆 王营 施墨

  编导:路天悦 万霁萱 王欣夷

  撰稿:张春雷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民族文化宫里珍宝千千万,但说到“镇馆之宝”,首先想到的便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长鼓,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芳容”。
2025-11-28 13:02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异元汽车杯”首届新疆国际摄影大赛9月28日正式启动。
2025-09-29 14:31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04-10 15:13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