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涌现出茅盾、金庸、徐志摩、陈省身、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等名家大师。嘉兴也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11月27日,本报采访组来到浙江嘉兴。这里,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首次提出并概括了“红船精神”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阐述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什么是“红船精神” ?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如今,“红船精神”成为了嘉兴这座城市的精神坐标。弘扬“红船精神” ,书写新时代的美丽“船”说,嘉兴已经出发。
何红舟、黄发祥油画作品《启航》
南湖,梦想起航的地方
发停靠在南湖烟雨楼前的红船,也停靠在历史深处。但它又从未停下,而是一路驶向今天,驶向未来。
红船长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还有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贯通道。正是在它的中舱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让本来看上去非常普通的一条江南小船,从此不再普通。
“南湖红船南湖水,水载船儿破浪飞。 ”这是音乐家傅尔宁为南湖红船创作的一首歌的歌词。
从事群众音乐创作辅导30年的傅尔宁,是嘉兴本土音乐人的领军者,浑身充满红船旁文艺人的精气神,由他创作的《走进七月》《走近红船》 《南湖红船南湖水》等歌曲,既融入了江南水乡风情,又弘扬了红船精神,几十年传唱不衰。
“这类歌曲的创作,既要大气,又要有地方特色,民歌民调。 ”傅尔宁表示,用歌曲来唱诵红船很合适,红船有江南的意象,很美,老百姓特别喜欢。
南湖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对于能在红船边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工作,传播党的历史,袁晶深感神圣而又责任重大。袁晶是南湖革命纪念馆宣传教育部副主任, 2000年进入南湖革命纪念馆担任讲解员。
据介绍,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中共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认可,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
袁晶是一位研究型的讲解员,曾参与由嘉兴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开发的“重走一大路,再现1921嘉兴故事”现场体验式教学工作,编写教学内容并担任现场教学老师,也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和选修课程主讲人,在各个学校宣讲《红船驶进中国梦》《中共一大代表的人生轨迹》等主题讲座。
尽管是工作日,纪念馆外的观众还是排起了长龙,时不时迎来一波参观的高峰。“在接待参观者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讲解员一方在传递信息,信息的传递经常是双向的,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有心人。现在,在我们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三楼有感言墙,每次看着感言墙上参观者留下的一条一条饱含深情的感言,我就能感受到一颗颗赤诚之心,令我感动不已。 ”袁晶说。
中国美院油画系主任何红舟是油画《启航》的作者,这幅列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李达等13位一大代表正在登船,乌云的压迫与代表们的坚强意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了革命的艰难和党的创建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何红舟表示,关于这幅作品,我们始终牢牢抓住一个内涵,就是把个人艺术创作的体验融入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际遇当中,然后在这个环境里去把握我们对时代风云变幻的体会。
打造红色美术品牌
红船精神是嘉兴的红色基因,如何形象化地展示党的光辉形象,摆在了嘉兴市文艺工作者的面前。2001年,建党80周年,嘉兴市委市政府联合中国美协、浙江省美协共同主办了纪念建党80周年“红船颂”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革命圣地南湖之畔亮相。
首届“红船颂”的筹备历时半年,嘉兴美术工作者与嘉兴市文化部门领导先后拜访革命圣地和知名画家,包括刘文西、施大畏、吴山明等数十位名家,为“红船颂”邀请到国内高水准的艺术创作。
嘉兴市美协名誉主席张谷良回忆说,“红船颂”一开始是由时任浙江美协主席肖峰提议的,并得到了中国美协的大力支持,美术创作主要是反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歌颂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人的风貌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随后,在建党85周年、 90周年、 95周年时,“红船颂”全国美术作品展连续举办,以中国画、油画、版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吸引到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名家们纷纷响应并向党的诞辰献礼,形成了全国独有的五年一届红色美术品牌。
四届“红船颂”共推出350件作品,不仅为革命圣地积累了丰厚的艺术成果,也开拓了展览教育途径,为嘉兴乃至全国各地的来访者带来独特的红色文化体验。
“ ‘红船颂’不只是反映战争年代,也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首创、奋斗、奉献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今后的创作肯定要有对当下的社会成就进行反映。 ”张谷良说。“红船精神”的提出,是对“红船颂”这一艺术品牌的极大鼓舞和激励,“红船精神”从革命时代延续至今,映射着这座城市的成就与活力。
第二届“红船颂”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何业琦中国画《掏心话》
文艺嘉军整装齐发
“红船从嘉兴启航,不是偶然的。 ”农民画画家缪惠新说。
作家曹琦觉得,嘉兴人的性格像运河水,厚重、内敛、坚定。
1983年,缪惠新开始创作农民画,第一次到北京办展,他借了400块钱,展览连续办了4次,最后还把农民画展办到了国外。
“农民画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红船精神’ ,坦荡,勇敢,忠诚。 ”缪惠新说。农民画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美化作用,农民从土地中找到闲情逸致,通过农民画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又转而为家庭社会生活带来愉悦,自身拥有了获得感。
嘉兴秀洲是全国农民画重地,经过30多年发展,从最初的9名作者发展到现在拥有两千名基本作者,从村镇、社区到学校,都有农民画后备基地。“他们用绘画修炼自己的性格,修炼对美的追求,农民的精神也有了这个归宿。 ”缪惠新说。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文艺界立足地域文化优势,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恢复了传统曲艺表演,编纂出版了系列本土文化研究图书,洋溢着史诗般的民族奋斗精神。
根据1937年11月8日至14日发生在嘉兴的嘉善阻击战,曹琦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七天七夜》,描写驻守在嘉兴地区的中国军队顽强地与日寇进行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展现了嘉兴抗战史上的光荣一页。经历长达六年的地方文史资料收集,他的新作《月河街》也于今年创作成型。
一大批彰显“红船精神”的文艺创作脱颖而出,如大型舞台音乐剧《红船往事》 、歌曲《红船初心》 、大型民族管弦乐《红船颂》、舞台说唱《红船一家人》 、话剧《红船魂》 、歌舞剧《红船少年》 、儿童文学《红船驶入少年梦》等。
“红船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迈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需要文艺嘉军秉承“红船精神”启航,开辟新的航路。
乡镇文联的嘉兴模式
乡镇文联建设的嘉兴模式,是文艺嘉军在“红船精神”指引下开辟的一条新航路。
从2007年成立嘉兴市第一家乡镇文联至今,全市乡镇文联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率已达89 %。乡镇文联的全面铺开,有效延伸了文联工作的触角,也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起走进基层、联系群众的平台。
“这是嘉兴文联组织体制的重大突破,并纳入了市委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天下午,嘉兴市文联副主席胡晶赶往秀洲区王店镇主持召开全市乡镇文联建设推进会。
全国都在探索乡镇文联建设,嘉兴的做法有何不同?这都体现在《乡镇文联建设“嘉兴模式”研究》一书当中。这是嘉兴市文联2016年启动的课题调研项目,专家组成员来自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专家分片联系制度,历时两年调查与撰稿完成。
嘉兴模式首先体现在组织机构规范化方面,乡镇(街道)文联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任主席,党委委员任副主席,文化站站长为秘书长,以利于乡镇文联工作的推进力和影响力。乡镇文艺品牌化,是嘉兴模式的另一个体现。比如,王店镇重点打造梅里文学社和村嫂摄影队两个文联协会,在“中国蚕桑第一镇”周王庙镇组建成立蚕俗文化研究会,在古镇长安成立运河文化研究会。
乡镇文联是党的文艺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新时代的文艺“轻骑兵” 。据了解,嘉兴市计划在2019年年底前实现全市乡镇文联全覆盖。“嘉兴市乡镇文联建设已经进入‘下半场’ 。 ”嘉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一伟表示,要全力保障乡镇文联建设质量的提升,推动建设一批“有人员、有资金、有阵地”的“三有”乡镇文联。鼓励镇(街道)文联参与全市重点文艺项目、重大文艺活动,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镇文联建设开创一条崭新的路径。
盛建生摄影作品《南湖红船》
打通文艺服务最后一公里
家住海宁袁花镇双丰村的钱理忠今年93岁,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去茶社坐坐。
“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情形,儿女们往往都在城市里工作,老人又不习惯在城里和儿女住在一起,自己呆在村里,他们特别需要精神寄托。 ”嘉兴市美协主席马学文说。
在农村,像钱理忠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怎么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要,是文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嘉兴市文联积极响应中国文联,本着“自愿参与、以人为本、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原则,招募了一批热爱文艺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具备相应素质的志愿者,成立了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总队,在全市构建了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市服务总队由各县(市、区)支队和依托相关市级文艺家协会、市属文化系统单位及学校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建立的直属专业服务队,共17支队伍, 3000余人。各县(市、区)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支队,各镇、街道依托当地文化站成立了镇(街道)文化志愿者服务大队。今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4周年之际,嘉兴市文联联合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建立了“嘉兴文艺志愿服务基地” 。
海宁市文艺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于2009年4月,是嘉兴地区第一支文艺志愿专业服务队伍,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拥有32支专业服务小分队,志愿者724人。
海宁市摄协主席张庆中是海宁市文艺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他已经记不清当过多少回志愿者,数不清义务拍过多少张照片,只要群众需要就一直做下去。他不仅个人热情地为基层免费提供摄影服务,还组织和带动了一批摄影志愿者活跃在一线。
海宁摄影志愿者从2012年展开“公益拍摄、现场打印”的志愿服务,经年累月在春节去农村拍摄全家福,每一张全家福都是现场打印的,打印机、电脑、照片塑封机……每一件设备都要仔细检查。有时候,张庆中不知道这些家庭的成员姓啥名啥,也不知道这些家庭有着怎样的故事。不过,能从照片中的一张张笑脸中感受到幸福和温馨,对他来说就是最美的家庭故事。
2013年开始,张庆中又开展了为“小候鸟”拍摄的活动。在打工人群聚集的地方,每年暑假,都会有很多小孩来到这里与在此务工的父母团聚。暑假期间,张庆中和他的伙伴们早早就赶到爱心教室,七点钟准时为“小候鸟”和他们的父母拍摄团圆照。孩子们等到暑假结束,就又回到老家去读书,和父母相隔两地。
在暑期去社区,在建军节为士兵拍摄在第二故乡的学习和生活,在重阳节为金婚夫妻拍摄,去民工子弟学校拍摄班级集体照,在征兵期间为新兵拍摄……
在文艺志愿服务上,嘉兴也有自己的模式,形成了“五个一”特色:具备一支队伍(文艺志愿服务总队)、形成一套制度(涵盖文艺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评价、管理、激励、宣传等)、建构一个体系(初步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文艺志愿服务体系) 、设置一批项目、建立一个服务基地。
目前,嘉兴市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艺志愿者的身影在活跃,推出“文艺志愿服务菜单” ,消除文艺“最后一公里”距离,直接把服务送到村落、社区,甚至群众的家门口,深受欢迎与好评。
“拍生活,爱生活,在摄影路上找到生活的支撑点。 ”对于嘉兴市摄协残疾人摄影家分会副主席、自强摄影社社长戴红伟和他的伙伴们来说,“红船精神”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
摄协会员郎解是福利院长大的残疾孤儿,坐在轮椅上开始了她的摄影之旅, 2012年浙江省摄协举办“端午节寻找一百个影像”活动,她和健全人同场竞技,一举夺得了两组照片入围的好成绩。2013年,她主动报名参加摄影志愿者服务工作,并连续多年参与“万封家书送温情”等众多公益拍摄活动,为农民工孩子和贫困助学活动拍摄照片,并制作成明信片寄给他们。
嘉兴市残疾人摄影活动的开展源于2010年8月成立的自强摄影社,由文艺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摄影专业指导,从最早的8人到现在全市会员200多人。2013年,自强摄影社被浙江省残联正式命名为浙江省摄影艺术基地,同年,自强摄影社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一个残疾人摄影专业组织——嘉兴市摄影家协会残疾人摄影家分会。
“残疾人原来和社会有疏离感,通过摄影,他们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并播撒热爱,他们的作品获奖、参与公益服务、成立工作室……他们因此更加融入社会,并以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热爱生活、帮扶他人。 ”戴红伟说,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红船精神”之一的“奉献精神”得到弘扬和彰显。
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作为一名距离“红船”最近的讲解员,袁晶一直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讲解接待服务工作,对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我必须要阅读尽可能多的业务书籍,包括我家里的床头都摆着业务书籍,睡觉前我总要让自己静下心来翻一翻……”袁晶说。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袁晶建议,将“红船精神”纳入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红船精神”内涵,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力量,培育担负起新时代重任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浙江省委宣传部、嘉兴市委主办的“红船精神展示厅”已布置完毕,展览以“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为主题,于11月28日正式对外展出。
红船旁,向着新时代的梦想,文艺嘉军坚定有为,整装待发。
再过不到三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备战中的2021年第五届“红船颂”全国美术作品展将在力度和作为上更上一个台阶。
作为党的诞生地,嘉兴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来迎接这个历史性的重大时刻?“市委提出,要塑造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的城市新风貌,加快打造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名城,我们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 ”胡晶说。
南湖之秀丽,乌镇之典雅,南北湖之清幽,大运河之碧波,钱江潮之壮观……嘉兴的美丽“船”说,回荡在人们对这片江南水乡的赞叹声中。